本书以魏晋南北朝诸子学为研究对象,在重新界定诸子学的研究范围的基础上,全面总结该时期诸子学的成绩,并对《刘子》、《金楼子》进行了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魏晋南北朝子学研究建立起初步框架;二是全面清理统计了子书创作和研究书籍数量;三是初步勾画出此时子学的发展脉络;四是对《金楼子》和《刘子》进行了专书研究。书中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互补的思想格局是如何形成,二是此时子书“抄撮成文”的撰写体例有何学术史价值。全书以文献为基础,既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整体发展面貌的描述,研究框架的建构,又着力于专书的理论挖掘和学术史定位描述。点面结合,宽度和深度兼备,力图给读者清晰地展示魏晋南北朝诸子学的发展全貌。
......(更多)
陈志平,男,湖北团风人,1976年3月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文学和诸子学、地方文献整理,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古籍整理专项资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金楼子疏证校注》(与熊清元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2014年)、《金楼子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刘子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诸子通考》(与胡立新合著,岳麓书社2013年)、《文心雕龙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庾信诗全集》(崇文书局2017年版)等著作。曾获华东地区古籍整理一等奖、获黄冈市社科成果三等奖等。
......(更多)
绪论
第一节诸子与诸子学
第二节诸子学研究边界的建立和超越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诸子学研究的现状和构想
上編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诸子学整体面貌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子学基本情况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子学发展历程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诸子创作
第一节三国诸子创作
一、儒家类
二、道家类
三、法家类
四、名家类
五、杂家类
第二节两晋诸子创作
一、儒家类
二、道家类
……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