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
作者:[英]白馥兰(Francesca Bray) / [美]芭芭拉·哈恩(Barbara Hahn) / [印度]约翰·博斯科·卢杜萨米(John Bosco Lourdusamy) / [美]蒂亚戈·萨拉瓦(Tiago Saraiva)
译者:于楠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4-10
ISBN:9787523607688
行业:其它
浏览数:2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详细解剖植物变成作物后,文化和意义层面的转变,探究农业对人类的影响。

这本书主要反对了史学界被欧洲中心主义统治的现象,采取了多文明比较的视野,对中国的粟种植,轮种,农作物多样化交口称赞。本书也是一本技术史类的图书,作者对植物的物性进行了历史性剖析。

著名海外汉学家、李约瑟的学生白馥兰,及其伙伴芭芭拉·哈恩、约翰·博斯科·卢杜萨米、蒂亚戈·萨拉瓦共同进行的农业人类学研究。对比不同文明视野下的农业智慧,发掘鲜为人知的农业文明:中东的郁金香品种研发系统领先世界几百年;阿拉伯的椰枣绿洲文明包罗万象、兼收并蓄;令亚洲古文明勃兴的灌溉工程、改变西方人饮食习惯的可可豆、创造绿洲文明的椰枣树、日本小农的手作酱油、鼓励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土豆……农业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重塑着农业

世界历史协会本特利图书奖、技术史学会埃德尔斯坦奖获奖图书,现代版《齐民要术》。贯通千年,农业技术与文明的全球互动,农作物身上承载的农业智慧如何通过全球贸易交换传播。被忽视的农业智慧如何解决地球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的问题

著名海外汉学家、李约瑟的学生白馥兰的农业人类学研究,对比不同文明视野下的农业智慧,发掘鲜为人知的农业文明,中东的郁金香品种研发系统;阿拉伯的椰枣绿洲文明包罗万象、兼收并蓄。令亚洲古文明勃兴的灌溉工程、改变西方人饮食习惯的可可豆、创造绿洲文明的椰枣树、日本小农的手作酱油、鼓励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土豆……农业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重塑着农业。

中科院研究员审校和推荐,值得成为教材的农业史图书。以史无前例的去欧洲中心化的视角,对农业技术与人类制度、文化和传统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之前从来没有一本历史书把阿拉伯地区、中东、东南亚和南美洲作为主角凝结制度、知识、风尚、市场、生物特性,展现参差多态的农业文明间,持续千年的交流对话。

从郁金香到可可豆,阐明植物特性、农业产业、种植技术、农业制度等领域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史学界宏观叙事的狭隘性,发掘被压抑和忽视的亚洲、非洲、美洲文明中,应环境和时代而变的农业智慧。

专业评论:

白馥兰教授及其合作者精选一系列农作物为案例,以“农作物景观”为主要分析工具,书写出一部新颖的农作物及相关技术和物质文化的全球史。该书的叙事框架、分析方法和学术见解值得科技史学者与其他历史学者关注、借鉴。——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把非人的生命形式和物种引为历史故事的主角,已非特别新鲜的叙事论说手法,但白馥兰团队这部作品的立意、取景、构图依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凭借深厚的农业历史研究功底,兼取人类学、生态学、经济学乃至环境史学思想知识,以物设题,因物制宜,通过讲述和解说典型作物的世界迁徙,呈现文明与自然两大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生命联系和利益纠缠。——王利华(南开大学教授)

植物没有腿,但有时比人走得更远。农业历史人类学家白馥兰教授和她的团队,从历史行动者和地理的联系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对水稻、小麦等近20种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或退缩,做了大尺度长时段、深入而又细致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农业历史图景,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农业“非殖民化”历史的视窗。——.曾雄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博物馆特聘研究员)

一部全球史领域的巨著。本书追溯了从谷物到万寿菊等商品及其种植技术在全球作物格局中的迁徙,赋予了作物动力和生命,并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作物存活下来,有些却没有。本书将四位作者的专业知识汇集到深入的对话中,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地方和现象整合到六个新颖的类别中,在内容丰富的农业、商业和环境的交叉学科中开辟了新的领域。——杜博思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世界历史协会本特利图书奖、技术史学会埃德尔斯坦奖。李约瑟弟子、著名汉学家白馥兰新作,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人类与农作物从来都是相互塑造的。

作者简介:

[英]白馥兰(Francesca Bray)

当代国际汉学界、社会人类学界、科技史学界的重要学者,师承李约瑟。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院成员,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的获得者。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分册》(李约瑟主编)《稻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世界文明中的技术》等。

[美]芭芭拉·哈恩( Barbara Hahn)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

[印]约翰·博斯克·卢杜萨米(John Bosco Lourdusamy)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历史学教授

[美]蒂亚戈·萨拉瓦(Tiago Saraiva)

德雷塞尔大学历史学教授

......(更多)

作者简介

[英]白馥兰(Francesca Bray)

当代国际汉学界、社会人类学界、科技史学界的重要学者,师承李约瑟。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院成员,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的获得者。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分册》(李约瑟主编)《稻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世界文明中的技术》等。

[美]芭芭拉·哈恩( Barbara Hahn)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

[印]约翰·博斯克·卢杜萨米(John Bosco Lourdusamy)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历史学教授

[美]蒂亚戈·萨拉瓦(Tiago Saraiva)

德雷塞尔大学历史学教授

......(更多)

目录

导论

农作物景观和历史

农作物景观概述

迁移与停留在原地

厚度与物性:超越人类历史

农作物景观的功能

农作物景观的影响

注释

第一章 时间

1.1 椰枣

1.1.1 起源故事

1.1.2 骆驼、贸易和资本主义

1.1.3 历史、废墟和怀旧的花园

1.1.4 加利福尼亚:根深蒂固的农业综合企业

1.2 烟草的生命与时间

1.3 水稻:生命周期和深度历史

1.4 内卷、勤勉革命和全球史的时间性

1.5 快与慢:绿色革命和可持续的截根苗

1.6 可可树的社会生活

1.7 中国的粟:一种农作物景观的全盛期、来世与复兴

注释

第二章 地点

2.1 泡沫、鳞茎和补偿:郁金香在资本主义历史中的位置

2.1.1 昙花一现的岁月

2.1.2 传统郁金香

2.1.3 奥斯曼郁金香

2.1.4 品味与市场

2.2 狂野的小麦西部:西部小麦景观

2.2.1 众多小麦景观

2.2.2 相互关联的小麦景观

2.2.3 小麦品种和暴力的西部

2.3 块茎的传播

2.3.1 “永远饥饿,从不贪婪”

2.3.2 块茎和历史

2.4 茶:当地农作物景观、全球市场

2.4.1 中国的砧木

2.4.2 印度的嫁接

2.4.3 地点、权力和控制

2.4.4 推广模型

2.4.5 价值、地点和距离

注释

第三章 规模

3.1 关于规模的正统观念:越大越好还是小即是美

3.1.1 英国农业革命

3.1.2 现代与后现代的正统观念

3.2 烟草波动:规模的实地变化

3.2.1 烟草行业越做越大

3.2.2 黑奴解放与种植规模下降

3.2.3 农场再种植

3.3 咖啡拼图:多种实地规模

3.3.1 咖啡:一段历史

3.3.2 埃塞俄比亚:历史的环环相扣

3.4 茶与意识形态:力求规模

3.4.1 放大中国模式:技术阻力

3.4.2 植物功能可见性

3.5 浑水

3.5.1 水、电和生活

3.5.2 水稻耕种

3.5.3 旱地农业

注释

第四章 行动者

4.1 橡胶与暴力

4.1.1 森林里的橡胶

4.1.2 天然橡胶

4.1.3 小农的能动性

4.2 金鸡纳:能动性与知识历史

4.2.1 树皮和安第斯知识

4.2.2 奎宁如银

4.2.3 金鸡纳的植物学与帝国政治

4.2.4 荷兰帝国对生物碱的垄断

4.3 像大象一样观察

4.3.1 战士

4.3.2 仆人

4.3.3 纠缠的能动性

4.4 棉花市场和农作物景观:未来行动

4.4.1 传统行动者:植物、土壤和农场主

4.4.2 引入其他行动者:迁移中的象鼻虫

4.4.3 行动者:未来行为与期货法令

4.4.4 重新分配能动性

4.5 人类世和桉树

4.5.1 纵火树

4.5.2 种植园政治

注释

第五章 组成

5.1 废墟中的柑橘

5.2 “有待锻造的武器”:全球资本主义漫长历史中的块茎

5.2.1 喂养和培养劳动力

5.2.2 痛苦之源还是幸福之源:廉价淀粉政治经济学和道德

5.3 工人合作社

5.3.1 照顾与分享

5.3.2 混合栽培

5.3.3 农作物轮作

5.3.4 玉米田里的牛

5.4 杂草

5.5 迁移中的万寿菊和意义

注释

第六章 繁殖

6.1 育种

6.1.1 农作物多样性和纯系

6.1.2 植物育种和纳粹帝国雄心

6.2 混合

6.2.1 酱油之国

6.2.2 波特酒:混合和品牌化

6.3 回收废物

6.3.1 腰果苹果和坚果:腰果的(再)生产

6.3.2 乔治 · 华盛顿 · 卡弗与废物回收

6.3.3 农业遗产:从历史的垃圾堆到未来的驱动力

注释

结语 作物之外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