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几十条与数字时代和大数据有关的关键词组成,提供了学者、技术人员与艺术家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但不是单纯的词汇表。内容包括“机器人”“算法种族主义”“对话代理”“演示”“界面”“元数据”“自我追踪”等,涉及广泛的学科方法,如哲学文化理论、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社会学、政治 地理学、设计与信息研究。一些章节还引入了节新的概念和方法,从滥用“无人机”数据库”到“可视化”和脆“弱性”,不仅挑战了“预测”与“客观性”等常见术语的传统用法,还引入“话题标签存档”了和“抄袭规范”等不太为人熟知的术语。“不确定性”是档案实践固有的属性中作为知识场域的档案充满了未知、错误与漏洞,它们存在于大数据体系,甚至被其放大。本书将档案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应用于大数据。考察了大数据对认识、艺术社会和政治的广泛影响,为关注艺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应用数据科学、数字人文,以及其他许多跨学科问题的读者提供了批判性的方法和话语框架。
边界计划:“边界计划”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2020年启动的研创计划,它深信艺术不仅能够,也必须在突破与划定边界之间不断追问和演绎。其研究出版的首个方向围绕雕塑与公共艺术,传递与艺术作为一个“形象”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相关联的普遍性问题;再由“数字奠基”接力,触发有关当下及未来的感受力与艺术力。“边界计划”提倡一种“阅读”的过程,并与来者共筑一个无界却有形的生态。
......(更多)
......(更多)
致“边界”
序
边界计划、数字奠基
译者导读:数字批判与当代艺术中的概念创新
致谢
大数据作为不确定的档案
1.滥用 (Abuse)
2.情感(Affect)
3.聚合 (Aggregation)
4.算法种族主义(Algorithmic Racism)
5.机器人(Bots)
6.关怀(Care)
7.共谋(Complicity)
8.对话代理(Conversational Agents)
9.冷却(Cooling)
10.抄袭规范(Copynorms)
11.数据库(Database)
12.演示(Demo)
13.戒毒(Detxo)
14.数字助理(Digital Assistants)
15.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
16.DNA
17.无人机(Drone)
18.错误(Error)
19.伦理(Ethics)
20.执行(Executing)
21.专业知识(Expertise)
22.田野(field)
23.形象(Figura)
24.文件(File)
25.肉身(Flesh)
26.故障(Glitch)
27.话题标签存档(Hashtag Archiving)
28.还魂论(Hauntology)
29.IR (Instrumentality)
30.界面(Interface)
31.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
32.潜在因素(Latency)
33.元数据(Metadata)
34.移民地图(Migrationmapping)
35.(误)判性别([Mis]gendering)
36.误读(Misreading)
37.自然的(Natural)
38.混淆(Obfuscation)
39.组织(Organization)
40.异常值(Outlier)
41.表演测量(Performative Measure)
42.预测(Prediction)
43.袋里(Proxies)
44.量化(Quantification)
45.遗存(Remains)
46.修复性(Reparative)
47.自我追踪(Self-Tracking)
48.转换语(Shifters)
49.分类(Sorting)
50.替身(Stand-In)
51.供应链(Supply Chain)
52.技术遗产(Technoheritage)
53.“加载中”(Throbber)
54.Time,now(时间.现在)
55.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
56.非思(Unthought)
57.价值(Values)
58.可视化(Visualization)
59.脆弱性(Vulnerability)
60.删除词(Word)
作者介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