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民国的大师讲义 五千年历史轻松掌握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中的重要一种,是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宋云彬写给大众的历史读本。该书初版于 1934 年,内容大体以时间、朝代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 78 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讲,把朝廷递嬗、民族融合、疆土开拓 、文化演进、社会状况、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变迁、外交局势转移等,作扼要叙述,浓缩了自史前传说时代直至 1932 年一·二八抗战时的上下五千年中国史。全书于正文中附以极详细的注释、表格和 100 多幅珍稀插图,图文并茂,是一部极有阅读价值的中国通史读物。
编辑推荐:
◎知名文史学者王伯祥、宋云彬经典作品,九十年后全本无删节修订出版。风靡民国的大师讲义,老先生写的书就是靠谱!
◎四十万字、七十八讲全景勾勒上下五千年历史,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细节丰富,引人入胜。
◎全书无党派色彩和意识形态痕迹,议论平实公允,客观中立,行文轻松好读,知识点满满,广受青年学子和读者欢迎,有此一套,如面对良师。
◎内含详细注释、表格,新增百余幅珍稀插图,图文并茂,再现华夏文明的历史演进与荣光。
关于书中详细注释,就所见几页,基本全部沿袭新星出版社所添注释。略不同处,如“陈桥驿”,新星本注“在河南开封县东北”,岳麓本有智慧地改为“在河南封丘县东南”。
“由于本书初版至今已90年,一些用语和表述不符合当代阅读习惯及相关规范,此次出版,编者对个别词句与表述做了适当修改:一、按照现行出版规定改动某些称谓,如“满清”改为“清朝”“清廷”,部分作地名用的“满洲”改为“中国东北”,朝鲜和台湾并举时改为“朝鲜和我国台湾”,“《英藏条约》”改为“《拉萨条约》”等;二、对一些知识性错误直接予以改正,如“叔孙通又作《傍章》八篇”的“八篇”改为“十八篇”,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于德宗时归附唐朝”改为“曾祖朱邪尽忠于宪宗时归附唐朝”等;三、对一些音译而来的名词改成现在的习惯写法,如“插汉尔部”改为“察哈尔部”,“阿剌伯”改为“阿拉伯”,“祚禄亚斯太”改为“琐罗亚斯德”,“亚西亚”改为“亚细亚”等。”
既然有详细注释,对于新旧名词等情况为何不直接注释说明呢?不过能说明按照出版规定适当改动字词的情况,还是值得称道。新星15版删章节,岳麓本章节都保留,新星16版应该是足本。建议首选新星足本,当然岳麓本正常阅读也足够。
......(更多)
王伯祥(1890—1975),著名文史学者。1921 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32 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53 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我国三千年来地方制度的演变》《三国史略》《四库全书述略》《辛弃疾的生平》《郑成功》《太平天国革命史》等作品。
宋云彬(1897—1979),著名文史学者。1928 年起任开明书店编辑。1949 年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著有《明文学史》《玄武门之变》《陶渊明》《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近百年史》《康有为》等作品。
......(更多)
第一讲 传说中的古史
第二讲 黄帝的建国
第三讲 尧舜禅让与洪水
第四讲 夏商的政教
第五讲 周初的封建
第六讲 春秋与战国
第七讲 周朝的制度
第八讲 诸子争鸣与其背景
第九讲 秦朝的统一
第十讲 先秦时代的外族
第十一讲 群雄覆秦与楚汉相争
第十二讲 汉初的事变
第十三讲 黄老之治与儒家独尊
第十四讲 汉武帝的功业
第十五讲 外戚专权与新莽篡国
第十六讲 汉室的再建
第十七讲 清议与党锢
第十八讲 佛教的传入
第十九讲 道教的创设与黄巾的动乱
第二十讲 两汉的制度
第二十一讲 两汉与外族的关系
第二十二讲 三国的鼎立
第二十三讲 晋的统一与八王之乱
第二十四讲 五胡乱华与晋室东迁
第二十五讲 南北朝的对立及其演化
第二十六讲 隋之统一与南北文化的协调
第二十七讲 隋唐的过渡与唐太宗的功业
第二十八讲 唐初的域外交通与外教的传入
第二十九讲 武后的活动与时局
第三十讲 开元天宝的政治及其影响
第三十一讲 方镇构兵与朋党倾轧
第三十二讲 宦官弑立与朱温篡唐
第三十三讲 隋唐的制度与学术
第三十四讲 五代的迭更与十国的错列
第三十五讲 契丹的强盛与内侵
第三十六讲 宋的统一与初政
第三十七讲 宋辽澶渊之盟
第三十八讲 西夏的由来及其与宋辽的交涉
第三十九讲 王安石与新法
第四十讲 元祐党争及其影响
第四十一讲 约金攻辽与徽、钦被掳
第四十二讲 宋室南渡与对金和战之频更
第四十三讲 理学的风行与庆元党禁
第四十四讲 蒙古的兴起与夏、金的灭亡
第四十五讲 蒙古大举西征的威力
第四十六讲 宋室之亡与元兵出海
第四十七讲 宋代的制度与文物
第四十八讲 元代的政治及其影响
第四十九讲 元末革命的纷起
第五十讲 辽、金、元的制度
第五十一讲 明太祖的开国方略
第五十二讲 明成祖的刻忌与事功
第五十三讲 元裔的扰边与明廷的应付
第五十四讲 倭寇与朝鲜战争
第五十五讲 明代的宦官权臣与党祸
第五十六讲 清朝的兴起
第五十七讲 天主教的传来及其影响
第五十八讲 流寇覆明与清人入关
第五十九讲 明代的制度与学术
策六十讲 清初的政略与武功
第六十一讲 鸦片战争的惨败
第六十二讲 太平天国的革命与捻回的响应
第六十三讲 英法联军与中俄交涉
第六十四讲 东南藩属的丧失与沿海港湾的租借
第六十五讲 义和团与《辛丑和约》
第六十六讲 日俄战争及其影响
第六十七讲 预备立宪的前因后果
第六十八讲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六十九讲 清代的制度
第七十讲 清代的学术
第七十一讲 两度帝制运动的失败
第七十二讲 民三中日交涉到华府会议
第七十三讲 从五四运动到五卅运动
第七十四讲 军阀混战与国民革命
第七十五讲 国民政府的确立
第七十六讲 外交局势的转变
第七十七讲 日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略
第七十八讲 最近中国经济现状的鸟瞰
......(更多)
我们知道古代社会一般的进化情形,大都先为狩猎时代,次为畜牧时代,再进则为耕稼时代。
那时不但君位世及,百官庶职也多世守其业,所以报本敬族的观念为一般人所同具。于是尊尚人鬼,一切卜听于祖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