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论语》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学理论的重要文献。
......(更多)
陈晓芬,女, 1948 年 8 月出生,硕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治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更多)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历史上的孔子,是个大矛盾,他所做的事,实质是违背、破坏周代的封建文化,但他所向往的,却是回归旧封建体制,一个取消他自己这种老师角色的环境。
《论语》和《左传》完全不一样。《左传》有着严格自觉的结构秩序,了解《左传》一定要先了解这份编年的结构秩序。《论语》却是相对松散的笔记汇编,没有经过强烈主观的排比,也就不能强求硬解其中的文句顺序,有什么必然的道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德不孤,必有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言必信,行必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