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
盛唐之后,再一次多民族融汇
令马可·波罗醉心久居而成奇文
丝路兴盛、商贸繁荣的东方帝国
象辇巡幸,兽皮金帐,巨瓮盛满紫玉浆
大元王朝的奢靡飨宴
伴随四司六局,食肆繁盛,茶坊林立
延续宋时的江南民生
更有
蒙汉相汇的日常美食:
酥煿鹿脯、鼓儿签子、玲珑拨鱼……
继《宋宴》之力,复现古籍菜式,
向你展现一个鲜有人知的“元朝人的餐桌”
本书是《宋宴》作者的新作,延续前作特点:以当代食材、制法步骤还原古籍记载的美食,配合讲解食物历史背景的散文,呈现出一本具有文化深度和丰富图片资料的饮食文化作品。
《元宴》考据《饮膳正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等记载元代饮食的古籍,还原呈现了三十五道元代美食,以主打食材(牛羊肉、禽类、水产、蔬果)顺序编排,涵盖热菜、冷盘、汤羹、面点、饮品,附有详细制法步骤图,同时以元散曲杂剧、书画文献勾勒元代风物文化。
元朝幅员辽阔且民族多样,不同地区在自然物产、烹饪技艺及口味习惯方面的表现千差万别;蒙古人在东征西战中接触并融合了亚洲中西部的饮食文化;此外,各民族进入元朝为官、传教、经商,又为民间带来外域饮食,它们与本土饮食之间发生交融。因此,相较前作,本书收录的菜品多使用羊肉、奶制品,具有西北、中亚风情,呈现出元代民族融合、南北交流的独特性,收录菜品总量有所减少,但对其后饮食文化、历史风物的讲解更为细致深入。
【编辑推荐】
作者倾注多年心血研究、创作和修订《宋宴》《元宴》这一系列两本书,同时创作后续作品。 作者现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宋代饮食文化研究代表,如杭州德寿宫共项目开发、电视剧《梦华录》历史顾问等。也参拍多个纪录片,如抖音《古藉里的美食》,拥有多个有影响力的多元身份。
元代饮食在延续宋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特色,许多食物仍见于如今西北或中亚地区,但相关著述较少,本书具有一定独特性。前作《宋宴》曾入选2018年《新京报》十大好书,图书出版后作者受邀参与纪录片拍摄、担任电视剧《梦华录》历史顾问等已积累一定知名度,图书热度不减,出版以来保持着良好的销量。
《元宴》一书,有着其他同类书目所不具备的创意视角,把看似千年前有距离感的古代文化,通过“日常一蔬一饭”的细细记录和慢慢制作,轻松地拉近读者与看似生僻晦涩的古籍之间的距离,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并实践和传播,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热爱。
......(更多)
目录
【南席】
青虾卷[火竄]: 细刃剖虾,妙手烹鲜
蟹鳖: 剥蟹脂满腹,凝作金玉糕
海蜇羮: 本是海中物,烹来一瓯羮
燥子蛤蜊: 豕酱醇咸蛤蜊鲜
冷淘面法: 鳜鱼凝脂伴冷淘
酿肚子: 香莲糯米酿猪肚
川炒鸡: 细捣椒屑添锅釜,胜是尝来辣且浓
麻腻饼子: 笋干肥鹅麻泥沾,手饼卷就待君尝
三色杂爊: 桑娥蘑菇乳饼煎,三色素品味绝珍
玉叶羮: 娥蕈薯乳调羹美
造菜鲞法: 盐韭层叠糁椒香
香橼煎: 香橼皮丝金透亮
奇茶异汤-荔枝汤: 生津止渴乌梅汤
奇茶异汤-木瓜浆: 木瓜甜浆甘润喉
奇茶异汤-茉莉汤: 茉莉蜜饮暗香浮
【北宴】
肉饼儿: 锤肉如泥丸饼炸
姜黄腱子: 碧油香煎姜黄团
鼓儿签子: 鼓儿酿肠油煎金
羊皮面: 细批羊肤充汤饼
乞马粥: 香鲜甘肥肉汤粥
沙乞某儿汤: 鹰豆蔓菁汤粥滑
聚八仙: 什锦杂丝簇冷盘
厮剌葵菜冷羮: 筛辣捣酱冰齿寒,葵心鸡丝簇冷盘
鹌鹑撒孙: 肉末入芥蓼,调酱真味足
锅烧肉: 密架锅炉鸭,触烟炙黄香
油肉酿茄: 油肉酿入银茄包
一了百当: 牛羊豕虾椒姜,香油煎就醢酱
水晶角儿: 荤素杂馅水晶饺
荷莲兜子: 核桃松仁新莲肉,粉皮细裹麻酪浇
秃秃麻食: 西来之羊肉臊子汤面片
玲珑拨鱼: 面浮肉沉,状若玲珑
古剌赤: 西来之果仁蜜饼
卷煎饼: 饼卷杂果煎焦脆
柿糕: 果仁碎点琥珀糕
杨梅渴水: 杨梅甘露浆,烹作赤龙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