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伟大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顶峰、走向革命的艰难道路,同时也反映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劳动者追求真理的曲折历程。三部曲展示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风貌,是一部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童年》回忆了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苦难童年。《在人间》描述了少年阿廖沙被外祖父逐出家门后到“人间”去自谋生路的坎坷经历。《我的大学》叙述的是: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阿廖沙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却在“社会大学”里学到了有围墙的大学所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觉悟,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更多)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他幼年丧父之后,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外祖父一家充满小市民习气,唯有外祖母对高尔基很好。后来外祖父破产,年仅十岁的高尔基开始流落“人间”,独立谋生。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的苦难。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小学,但他勤奋自学,并于1884年16岁时来到喀山,打算上大学,但未能如愿,底层社会成了他真正的大学。此后他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民粹派知识分子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参加秘密集会。早期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有生动的记述。
......(更多)
我勉强读完了《死魂灵》,读《死屋手记》时也是这样;《死魂灵》、《死屋》、《死》、《三死》、《活尸》——这类书名,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激起我对这样的书一种模糊的不快。
外婆进入我的生活之前,我似乎一直沉睡,藏在暗处;可自从她来了,便将我唤醒,一起走向光明。 外婆将我所有的回忆编成一根没有尽头的长线,五彩斑斓。也正因如此,外婆成了我人生的挚友,是我最为贴心、最为珍爱的人,没有人比她更懂我。她用无私的爱灌溉我,让我能够坚强面对那些艰难的岁月。
“看这儿!”小茨冈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面满是红色伤疤,“看看肿得多高。昨天更肿更疼呢。那天你外公气疯了,见他要抽你,我就用手挡,寻思着树枝断了,趁他去寻树枝的空当你外婆或者你妈会把你抱走。孩子,我可精着呢。”
一个人需要的东西愈少,他的幸福就愈大,一个人的愿望愈多,他的自由就愈少。
我也许对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只是不表露出来,这可不能对人表露,要不然会受欺诲的。人善被人欺,就像沼泽地上的塔头墩子被践踏一样…而且还会被置于死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