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之际为清代学术的鼎盛时期,其内容以实学、考据为代表,常被分为吴派和皖派,两派虽然均崇汉学、重古文,但在所治经典和对待汉人经说的态度上,仍有不少差异。惠栋作为吴派的代表学者,是清代《周易》研究第一人。然而,由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思路的固化,对惠栋的定位局限于严守汉儒家法的考据学家,掩盖了惠氏很多极具个人特色的思想面向。
本书以惠栋研究为个案,但面向和立意其实非常开阔,关涉到整个清代学术史、思想史的大问题。对清代学术史的推进,只有通过积累这样的个案性综合研究,才能找到新的生长点,不然永远也脱离不了陈陈因袭的、套路化的研究思路。
--
本书以清代乾嘉吴派学术的代表惠栋之易学研究为主题。惠氏家族三代传《易》,惠栋可谓是清代汉学派《周易》研究第一人。全书从惠栋家学渊源讲起,说明他如何通过“师法”的方法论,从理学传统转进至自己的“一家之学”,树立起汉学旗帜。惠栋将《易》之根本追溯至汉儒提倡的“元即太极”,又将作《易》之宗旨定位到与人之性情息息相关的“赞化育”,而深剖这些“微言大义”,则可知其以《易》为基础统摄群经的深意,在于融汇易学与“明堂之法”,从而建构全新的政治设计,藉此呈现惠氏“述旧信古”、颇具革命性的经学政治理想。
清代学术史研究多年以来“义理-考据”“汉学-宋学”的对立框架为基础,以往学界对惠栋的定位,局限于严守汉儒家法的考据学家,实际上掩盖了惠氏极具特色的思想面貌。本书希望打破旧有窠臼,不仅为重新定位惠栋历史形象提供新思路,更为清代学术研究找到更富生命力的探索路径。
......(更多)
谷继明,山东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宋明理学、经学史。著有《周易正义读》、《周易导读》,整理注释有《易汉学新校注》《周易外传校注》《易学启蒙通释•周易本义启蒙翼传》《周易正解》等。
......(更多)
引言
第一章 家学建构与理学渊源
第一节 “四世传易”的建构
第二节 宋学渊源
第三节 惠栋对宋易的修正
第二章 师法与易例
第一节 师 法
第二节 汉学与考据
第三节 易 例
第三章 微言:元即太极
第一节 汉代思想中的元与太极
第二节 无极、太极与四德之元:宋易的视角
第三节 乾初•太极•道本
第四章 大义:赞化育
第一节 占筮、寡过与赞化育
第二节 成既济:赞化育的象数结构
第三节 推情合性
第四节 始于幽赞,终于赞化育
第五章 明堂大道:赞化育的落实者
第一节 明堂大道
第二节 圣王的工夫论
第三节 师 儒
第四节 明堂之法与太平之道
第六章 惠栋《易》著次第考
第一节 《周易古义》《周易本义辩证》
第二节 《易汉学》《易例》
第三节 《明堂大道录》《周易述》
第四节 惠栋校读诸《易》籍丛考
结语
附录
惠松崖先生学行系年稿
王欣夫《松崖文钞续编》校理
松崖文集补遗四则
参考文献
......(更多)
除了“识字审音”,这段文字更值得关注的是,惠栋强调古字、古言,将之与经师传承和口授联系起来。师法所传并非虫鱼之学。“故训”与“训诂学”不同,它不是把经学化约或还原为考据学意义上的“训诂”,而是要把“故训”扩大为追求经义和大道的诠释。微言和大义,皆存在于经师历代的授受之中,因此他特别重视师法、家法,反对靡所依傍、师心自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