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學作品誕生於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卻有着超越時空的經典意義與再闡釋的可能。本書作者汪暉通過對魯迅兩篇早期經典文本—《破惡聲論》與《吶喊.自序》的解讀,再現了魯迅早期思想中對「啟蒙」這一現代性經典問題的思考與回答;並通過探索魯迅棄醫從文的緣由,揭示其文學寫作的根源與動力所在。作者將魯迅作品中蘊含的顛覆性張力還原回社會歷史的時空脈絡中,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帶領讀者去理解「革命」與「文學」對於二十世紀中國的意義。
......(更多)
汪暉,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 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現代中國文學等。主要著作有《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2011)、《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2010)、《去政治化的政治》(2008)、《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死火重溫》(2000)、《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1994)、《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彷徨〉研究》(1990)等。若干著作與論文被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等。2013 年,榮膺盧卡.帕西奧利獎(Luca Pacioli Award)。
......(更多)
講稿
聲之善惡:什麼是啟蒙?―重讀魯迅的《破惡聲論》 / 3
魯迅文學的誕生―讀《吶喊·自序》 / 79
文本
破惡聲論 / 165
吶喊·自序 / 181
附錄
建議閱讀書目 / 191
慢下來,靜下來〈總序) / 193
中國文化論壇簡介 / 197
中國文化論壇理事會構成 / 201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