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从晚清民国的各种报纸、档案、日记及后来的回忆录中,揭示胡适、陈寅恪、刘师培、梁启超、严复等学术大师不为人知或被历史烟尘所遮蔽的面向。
我们如何面对过去,又如何面对现在与未来?在保有希望与信心的同时,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微妙碰撞。
本书主要涉及胡适、陈寅恪、严复、刘师培、梁启超等晚清民初的学界“大师”。作者从晚清民国的各种报纸、档案、日记及后来的回忆录中,钩沉索隐,考证出这些著名人物不为人知的一些行动或文字,如讨论胡适早年在上海读书时的一些经历和发表的文字、陈寅恪到底是不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严复在复旦公学时期的所作所为、刘师培如何为袁世凯称帝张目、康有为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关系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清末民初历史和这些重要人物的认识,揭示了过去那段历史的另一面。
......(更多)
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授,兼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出版有专书《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发表有论文多篇。
......(更多)
胡适何以“暴得大名”?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的再思考
少年胡适在上海时史料拾遗
陈寅恪与复旦公学
言行之间
——严复与复旦公学
严复与熊季廉的“父子”之交
——严复的一则佚文考释
“以学殉时”
——洪宪帝制时期的刘师培
南桂馨与刘师培
——兼论《刘申叔先生遗书》的成书过程
南桂馨与阎锡山
辛亥前康、梁同袁世凯关系之一例
——从梁启超的一则佚文谈起
清末的新性道德论述
——杨翥的《吾妻镜》及其读者
晚清思想家何启、胡礼垣行迹述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