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关于死生、信仰、仁恕、希望的古怪之书
一座由怀疑与苦想构成的宏伟迷宫
爱默生、伍尔夫、艾略特、博尔赫斯等大师仰慕的文学奇才。
我们活着是与死亡相伴的,我们并非死在某一时辰。
❉✚❉✚❉✚❉✚❉✚❉✚❉✚❉✚❉✚
本书收录了十七世纪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布朗的三种作品——《医生的宗教》《瓮葬》《致友人书》,同时将约翰逊的《布朗传》置于书前,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布朗其人其文。
《医生的宗教》是关于宗教信仰的灵性思辨,也是布朗的一幅心灵自画像:他一面脸朝着过去,有中世纪的狂信、古怪和迷信,另一面脸对着将来,有十七世纪正在发展起来的情理态度和科学精神,而两者又往往杂糅一处,为严肃甚至枯燥的神学带来独具个性的诗化理解。
《瓮葬》源于一次古罗马葬瓮的出土,好奇心盛的布朗不但对这些遗骸做出一番阐释,而且谈论自古以来各国的丧葬之道,进而探讨生死问题,深刻曲折,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以上二者是为托马斯•布朗“声誉之堂的两根支柱”。
《致友人书》中,布朗向朋友通报另一位友人的死讯,由此谈及生命、疾病与死亡,并追念亡友之懿德,劝导友人见贤思齐,以警句体的语言为人称道。
❉✚❉✚❉✚❉✚❉✚❉✚❉✚❉✚❉✚
【名家推荐】
培根和弥尔顿之外,布朗是十七世纪极伟大的散文作家,他是不朽的。
——T.S.艾略特
我写的东西怎么敢与托马斯•布朗爵士或是爱默生的巨著为邻呢?我只是个无名小卒而已。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莎士比亚以来极具想象力的心灵。
——詹姆斯•洛威尔
独对灵魂的神秘思考,因罕见的天才托马斯•布朗爵士而有了最合适的表达。他极强的自我中心感,为所有心理小说家、自传作者、忏悔家及情感随笔作家铺平了道路。他是第一个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转向其孤独的内心生活之人。
——维吉尼亚•伍尔夫
触动我们内心的事物,其不可见性和不可捉摸性对于托马斯•布朗而言,也是一个到最后都无法探测的谜团,他把我们的世界看作仅仅是另一个世界的投影。托马斯•布朗不停地思考,不停地书写,试图从一个局外人的立场,或者也可以说,用造物主的眼睛去观察尘世的存在,观察他身边的事物,观察宇宙的领域。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土星之环》
当我看到这些晦暗却华丽的文字时,我似乎是在俯瞰一潭深渊,在深渊的底部埋藏着无数珠宝;也可以说它是一座由怀疑与苦想构成的宏伟的迷宫,我愿意唤醒作者的魂灵,让他引导我穿过它。
——查尔斯•兰姆
我们读布朗,他的弥足欣赏之处主要在他的散文风格,即所谓的巴洛克。他的文字形象化;想象奇特而突兀,使人惊喜;行义曲折,信笔所之,很像浪漫派;他的文字隐晦而多义,又古色古香;他善于用事用典;他的情调幽默、挑逗、微讽。总之,他的散文是具有诗意的散文。
——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长期以来,这几朵英国文学中的奇葩(《瓮葬》《钓客清话》《塞耳彭自然史》)一直都乏人问津,直到缪哲先生的出现。……缪哲先生的译笔在下是极为佩服的,也几次向别人推荐他翻译的书。床头所放的书里,那些书是伴我入梦的,《瓮葬》是其中宠儿。
——诗人多多
❉✚❉✚❉✚❉✚❉✚❉✚❉✚❉✚❉✚
【编辑推荐】
◎托马斯•布朗是十七世纪一位怪僻而低调的英国散文家,但他好奇多思的性格,幽深艰涩的文风,独对灵魂的神秘思考,以造物主的眼睛对尘世的观察,却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爱默生是其忠实读者,T.S.艾略特盛赞其“不朽”,博尔赫斯甚至一度是其模仿者。
◎缪哲经典译著:英国文学中三部各具个性而难于翻译的经典——《瓮葬》《钓客清话》《塞耳彭自然史》,其中文版均由缪哲先生首先完整移译,三部作品的风格也正符合译者的个性与趣味。缪哲先生中英文功底深厚,其译笔朴拙,雅洁,以精妙的文辞准确还原原著气质,读其译作,是一种双重享受。
◎本书包括托马斯•布朗三种作品:《医生的宗教》《瓮葬》《致友人书》。前两种堪称“布朗声誉之堂的两根支柱”。书中特别收入了约翰逊的《布朗传》一文。
◎本版精选插画三十余幅,紧扣书中信仰、死亡、丧葬等主题。
◎裸脊锁线,翻阅舒适,易于捧读;精装书壳,手工裱糊,美观耐久;封面贴画压凹,烫金印黑,雅致大方。
◎随书附赠精美明信片两张。
......(更多)
托马斯•布朗(Thomas Browne,1605.10.19—1682.10.19)
英国作家、医生、哲学家,巴洛克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想象新奇,行文曲折,深刻而广博,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著有《医生的宗教》《流行的谬误》《居鲁士的花园》《瓮葬》等。
缪哲
1986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中西艺术史学者。著有《祸枣集》。译有《瓮葬》《钓客清话》《塞耳彭自然史》《美洲三书》《鲁滨逊漂流记》等。其译笔精妙风雅,古色古香,于译界颇受推崇。
......(更多)
布朗声誉之堂的另一根支柱,是《瓮葬》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怪书;纯粹是一个好奇心盛者的不周世务之作;一打开这部书,布朗的"黑胆汁"就会朝你迎面泼来。它从头到尾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使人觉得遍地鬼火。爱默生说在这本书里,"每个词都散发着坟墓的气味"。这种效果,是李贺"西陵下,风吹雨"(《苏小小墓》)的鬼气所不及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