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更多)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破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了人们如何是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更多)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第六章 请求帮助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第九章 爱自己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后记
附录:非暴力沟通模式
编后记
......(更多)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达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不得不,公司规定,领导说的……用这种开头的话,都是在回避责任。
1、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
3、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比如,为了钱,为了得到赞同,为了逃避惩罚,出于羞愧和内疚,还是为了履行职责。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要分清楚请求和命令。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求的可悲表达。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
沮丧是因为一个人处于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无所适从。我们内心也有一种声音说,“我想这样做”;但又有一种声音说,“不,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我们就陷入了僵局。
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感激,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我们不能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那是很危险的。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分析妨碍了聆听。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倾听亲人极为困难。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求。比如,“你让我很生气”转化成“我需要你的关心”。
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2、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比如,同事太冷淡,反映着你正需要前辈的指导。男朋友好抠门,反映着你可能正在大手大脚。
不要强人所难,那是在企图去驯化对方。
没有沟通交流的爱情婚姻,注定是结束的,没有沟通交流的合作和梦想,注定会是失败的。
例子多。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和多年心理咨询师,拥有大量的亲身经历。干货配上汤,口感才更佳。还发现一点,几乎所有例子,都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事情从坏变好,满足人心中的善的愿望,读起来特别痛快。
人的一生,没有谁是事事都是得意,两个人的沟通有%是情绪,%的才是内容,如果沟通情绪不对,那内容也就是会给扭曲了,所以沟通内容之前,情绪层面一定要梳理好,不然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干货多。作者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研究透彻,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可以帮我们提升认识,改变错误的沟通习惯,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非暴力沟通,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你说了多少,不用对方喜欢的沟通方式与她沟通。就象一切没有发生一样。空的回忆。
无论你做了多少,没有正确的沟通,别人甚至因为你的不正沟通而受到困扰,那你的功劳减半。
事情并不是非黑则白,还有很多中间状态;沟通最难,但还是要多沟通;面带微笑,宽容别人。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喜欢去做评论。比如,你真的很懒。但是,这样的言语并不会起到促进沟通的效果。但你可以这么来说,我们说好每天晚上都要倒垃圾,我看你一周倒一次垃圾,我感觉有点失望。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可以整洁,你以后可以每天去倒垃圾吗?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已,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他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论人。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已和他人的需要。
我讨厌你的沟通方式,可你却玩的很有意思。这叫做沟通误差,我说我的,你说你的,所以人生注定无交集。
区分观察与评论:社会心理学中有一条阿伦森第一定律: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描述观察而不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论,从以下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观察与评论的差别:
善于沟通,善于交流,且坦诚对待,真诚有礼貌。沟通与交流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
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已和他人产生新的体会。
一个人连正面沟通都不能够和你沟通,不要相信他有爱你,他一定另有目的。为了他的工作和表现而已。
沟通可以消除一切障碍,也可以让各方基本满意,委屈求全,还是皆大欢喜就不是沟通所能界定了。
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屈服于外部或内部的压力,很可能使他们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已。
(小结)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已,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
你取之于我,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当你知道我因施与你而快乐。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让你欠我的人情,而是因为我想活出对你的爱。欣然地接受,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某种思想和方法在我们这里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相信它。
学习让自己更好,不如学习如何爱自己。
一方面,人人都需要爱,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要素;另一方面,爱是一门艺术,可以学习和发展它。
不把处境和自己看成是问题,我们更有能力应对。
要想获得心灵的成长和人生的幸福,请按自己的节奏慢慢来,慢下来,慢慢来会比较快。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的经验,我们是借助这样的经验尝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处境,它不必然有用,但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可以据此发展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对话中,听到评判、强迫和拒绝说明你在解读,分析评判在先,关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才能增进理解。
满足需要要有所行动,行动才使改变真正发生。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功夫,跟有经验的人学习,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温暖、力量和深刻。
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全力以赴时,痛苦就不会来打扰你,而且能够获得想要的支持。
在我看来,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观念,建立非暴力沟通的意识,学会注意力的运用。
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会评判他是个不守时或者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观察现实和觉察感受是真正智慧的表现。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批,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在离开前,我想问,那真的是你的意思?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避免或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是彼此把对方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我理解把非暴力沟通用于生活,首先不是为了更好,而是为了避免更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