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二十年前初刊至今,影响持久不衰,亦曾被译为英文,广泛流传。现经作者校订原作,增补大量内容,并从更能彰显历史时空连续性的角度,调整编次,从而成为较初刊更加完整精到的名家名作。与本书相关之《走出中世纪二集》也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
......(更多)
朱维铮 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学术集林》主编。曾在北美、西欧和东亚的多所大学做过客座教授。
著作主要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等。编注辑校有《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章太炎选集》(合作)、《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及增订本、《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卷一、《章太炎全集》卷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等。主编有《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十种,《传世藏书》经学史类二十一种、诸子类五十种,《马相伯集》,《利玛窦中文著译集》,以及论文集《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等,曾长期主持《中国文化》研究集刊、《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编辑。
......(更多)
增订本小引
初版序
英文版序
走出中世纪
——从晚明至晚清的历史断想
匪夷所思
——世纪更替中间的哲人怪想
利玛窦在中国
楔子
一 利玛窦圆梦
二 怎样“劝化中国”?
三是“拓荒”么?
四 渗入王学开拓的空间
五“慢慢来”的策略
六 目的与手段的倒错
七 关于《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利玛窦与李卓吾
徐光启和晚明史
晚明的西学领袖
何以不能称学派?
利玛窦和徐光启
晚明“天学”的轴心
技术救世的成败
附:《历史上的徐家汇》代序
给魏忠贤“造神”
“红夷大炮”
南明史的一部力作
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
一 “空白”引出的疑问
二 答疑的难点
三 古老学术史的倒演
四 王学与西学
五 尊朱抑王的奥秘
六 南国汉学家的反应
七 汉学与西学的相关度
八 中世纪特色的回光返照
九 隔膜的心态
汤若望与杨光先
所谓《不得已》案
满清首任钦天监正
帝师生涯
杨光先发难
传教士内哄
满洲权贵支持更愚昧一方
南怀仁怎样告倒杨光先
关于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
“真理学”、“清官”与康熙
“一介不取”?
满清盛世的“小报告”
年羹尧与汪景祺
附:汪景祺《功臣不可为》
戮心的盛世
附:上引《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部分译意
和砷案
附:清嘉庆四年正月十五宣布和坤二十大罪的上谕
在中世纪晚期的《三国演义》
讲史小说岂是信史?
满洲文盲权贵的教科书
荒谬的关羽崇拜
由清宫到民间的“三国戏”
“你能抵挡他么!”
马纯上和匡超人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初说
“以公心讽世之书”
马二先生说“举业”
文坛流氓匡超人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跋几份“反洋教”揭帖
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
一 假孔子与真孔子
二 近代三种假孔子
三 “假作真时真亦假”
四 信言有征见真实
阳明学在近代中国
——由晚清至民国的政见史札记
关于早年章太炎
——章太炎著作按语一束
《明独》
《读<管子>书后》
《译书公会叙》
《视天论》
《茵说》
《公言》
《原变》
《与梁鼎芬绝交书》
《<客帝>匡谬》
《征信论》
《驳<箴膏肓评>三书叙》
《<社会学>》
《序<革命军>》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原学》
《革命之道德》
《无神论》
《论诸子学》
《衡三老》
《悲先戴》
《哀后戴》
《与人书》
《复吴敬恒函》
《代议然否论》
《<齐物论释>序》
关于晚年章太炎
——就“五四”后章太炎思想的札记
唯物史观在中国萌芽形态的历史考察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中世纪将复归吗?
——《知识价值革命》提出的疑问
跋
......(更多)
(范文程)由于目睹满族统治者文化低,囿于民族畛域,于汉族逐鹿方式及心态手段均欠了解,因此他选择《三国演义》作为后金贵族的启蒙教科书,似乎不难理解。……直到雍正初,这时满族的汉化程度已很深了,但《三国演义》仍被贵族们奉作政治教科书
康熙将朱熹抬得比孔子还高,致使在十七世纪末,著名理学家陆陇其敢于声称,只有朱熹才懂得孔孟“圣道”,做学问只要读朱熹的书,就算到家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