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三十岁的美国作家艾米丽·哈恩来到上海,很快成了这里社交场上的名人。她结识了当时上海文化界的风云人物,诗人邵洵美,两人彼此欣赏,一起写作、翻译、办刊,后者为她取了“项美丽”这个好听的中文名字。
项美丽在上海生活了四年,彼时动荡不安的局势以及与邵洵美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让她萌生了离开上海的念头。在重庆完成《宋氏三姐妹》的写作后,她来到香港,希望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却不料这段日子成了她人生中最艰难、最富戏剧性的时光。
1946年在美国首度出版的项美丽自传性质短篇集《香港假日》,收录了她从1940年夏天初到香港,到1943年底作为美日交换难民回国,期间在香港的生活与见闻。她目睹并亲历了日本对香港的残暴统治,见证了日治时期香港普通民众的生活,记录下当时香港社会的众生百态:战事爆发初期,在地下室中躲避日军的持续轰炸(医生的家);为了不被关进集中营,带着孩子在医院假装产妇(喧哗与呼喊都平息了);因物资紧缺、食物严重不足而探访当地的黑市(物超所值);不断与各式各样的间谍、投机分子、日本军官周旋(契克、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在居无定所,动荡不堪的处境下,为女儿过第一个生日(第一个生日)……
项美丽为那段历史做了极为珍贵的记录。香港这块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土地,在战争侵袭、无数冲突矛盾激荡碰撞的时代大背景下,表现出复杂、奇异而又耐人寻味的面貌。
......(更多)
项美丽(1905-1997),本名Emily Hahn,1905 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自1929 年起至1996 年止,为《纽约客》写作长达六十七年。
从1935年来到上海,至1943年底回国,项美丽在中国生活了八年。在中国的这段经历,为她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相关著作包括《宋氏三姐妹》《中国与我》《潘先生》《香港假日》以及《吉尔小姐》等。
......(更多)
玛丽的举止·1·
惊人的骨盆·16·
长臂猿 vs. 房客·27·
麦克比恩中尉·37·
一抹乡愁·51·
医生的家·63·
少校跟我说·82·
喧哗与呼喊都平息了·98·
我们回家了·113·
芭博丝小姐·131·
二氧化硅·150·
物超所值·167·
抢劫者·185·
契克·201·
你们会开心的·221·
瞎子才是最好的·237·
它从未发生·254·
天皇的制服·270·
黑与白·282·
第一个生日·299·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313·
保姆·333·
归程·351·
......(更多)
夜里只要听到船只或火车的鸣笛,仍然会一身冷汗地跳起来,有时候摸黑把衣服穿了一半,准备奔往远处更安全一些的防空洞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战地,那声鸣笛也并非拉响的警报。
事实上,玛丽在重庆活得有滋有味。很多女人做不到这一点,频繁的空袭和由此而来的精神折磨,让她们心灰意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