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香港樂壇已死?香港有一班音樂人,一直在默默耕耘,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只要你睜開眼就會看到、張開耳就會聽到…… 作者以音樂人的身份,訪問十一位身邊的友好及合作伙伴,當中有談及各自的音樂成長路,亦有各人的音樂分享。如倫永亮談八十年代的改編歌曲;黃耀明談成立人山人海的經過;伍樂城談他的音樂學校…… 從各人的訪談中,可看到香港樂壇的變遷,以及各人在各自的崗位中取得成功的因由。
「終於,終於有一本書是從音樂人的角度去講述香港音樂及在香港創作的故事;終於有一本書由一個對香港音樂有相當認識及視野的人去寫香港音樂;終於有一本字量與誠意多至『眼突』的書,述說音樂人對於香港音樂的所思所想,而不再是坊間浮光掠影毫不到肉的鱔稿碟評。」 --陳大文@3C Music(序)
「我希望大家看這本書看得開心,看完之後可以多給大家一個理由,不去放棄香港的音樂,不去放棄香港。」 --于逸堯(自序)
「動人的音樂背後,總有動人的心聲。 且看看創造港樂的人,是如何快樂地苦幹。」 ──林夕
「一日未死,就睇你幾時死。但,一日未死,也就是依然生存,依然有可能,也就可以書寫你的生存與可能。 ── 睇死,還是,寫生?我喜歡後者,我覺得于逸堯也是。而他的寫生,不但關乎香港流行音樂,也關乎香港。」 ──周耀輝
「如果我們的生活裡面有些甚麼底蘊,音樂肯定是其中一部份。所以我更高興知道這些我尊敬的人,他們樂音裡的底蘊。」 ──何秀萍
「喜愛香港音樂人,敬佩他們所創造的始終獨特而又多元化的聲音,那屬於香港的好聲音。」 ──張亞東
......(更多)
于逸堯,六十後,香港出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曾任職亞洲電視及商業電台第一台。一九九七年發表第一首流行曲作品《再見二丁目》,數年後首次發表流行詞作《缺乏》及《仲夏夜之夢》,其後開始監製流行曲及大碟,並參與演唱會的策劃製作,以及擔任樂隊和音成員。一九九九年與黃耀明等人合力創辦獨立音樂廠牌「人山人海」。于逸堯涉足的音樂創作包括主流流行曲、舞台劇音樂、舞蹈音樂、電影配樂及電視配樂等。現為伯樂音樂學院導師,近期的重要監製作品有Wanna Be,並憑此曲與林二汶及荒井壯一郎分享二○一二年度CASH金帆音樂獎CASH最佳歌曲大獎監製獎
......(更多)
受訪者:
一.倫永亮
二.王雙駿
三.梁翹柏
四.盧巧音
五.馮穎琪
六.何秉舜
七.伍卓賢
八.高世章
九.DJ Tommy
十.伍樂城
十一.黃耀明
十二.陳大文@3C Music訪問于逸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