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以往将“到民间去”运动限制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内部,或将其作为无政府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一个细小侧面处理的方式,而是将其放置在两个交叉的脉络之中:其一,纵向地看,这一运动上承晚清开启的“走向人民”的政治与文化改革,下接中国革命的脉络,构成其中的关键转捩;其二,横向地看,这一运动发生于1920年代文化运动与民众政治互相催生的情境之中,经由二十年代文化运动的特殊机制,它既重新塑造了走向民间的主体如青年、文化人、政党,同时经由不同的知识的、认知的乃至运动的方式,也铸造了把握和看待民间以及精英与民间发生关联的不同类型。
作者的讨论突破了以往研究从学科或专题出发的方式,而为“到民间去”赋予了极为开阔的研究视域,借助“民间”这一话语,呈现1920年代中国思想舞台上所上演的多元而丰富的思想文化争鸣,在那样一个一切都尚未定型、一切尚未有定论的时代,各种讨论和思考如何随着时代的脉动而变化更新、生成流行,而后又如何或消散灭亡,或为后来的新思想留下宝贵的火种。
--
1920年代,在“五四”这一特殊时刻的前后,中国的大地上曾兴起过一场“到民间去”的风潮。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通过走向民间,来唤醒普通民众的救国之情,将更广大的群体联结到当时的政治与文化运动中。这场“到民间去”运动,不仅在学术层面催生出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也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并在更长的历史纵深中不断地回响。
本书从整个1920年代文化运动的演化进程出发,对“到民间去”运动所激活的“民间”概念进行研究,通过李大钊、周作人、顾颉刚、杨成志、《中国青年》、《歌谣周刊》等个案,考察“到民间去”这一口号如何介入社会思潮、文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政党政治,由此揭示“到民间去”所包含的文化再造意义。
作者借“地泉”意象以为书名,籍此象征“到民间去”运动的开展,恰如泉水在地下的涓滴,既千脉万源,又水滴石穿、汇聚为流。“到民间去”重塑了“民间”包含的具体内容,使农村和少数民族边疆这两个关键意涵,成为此后理解“民间”的核心要素,也为后续“人民”概念的兴起,做了思想和实践上的准备——撼动中国与世界的力量也即将由此涌出。
......(更多)
袁先欣,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所驻所学者。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东亚现代思想文化史、马克思主义与批评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在《文学评论》、《开放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曾荣获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更多)
导言
“到民间去”
作为话语与实践空间的“民间”
从“民间”到“人民”
线索与内容
第1章 “民间”前史
第一节 一个范畴的现代演变及其历史条件
1.“积民”
2.“民之间”
第二节 文化如何运动社会
1.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
2.两种“联合”
第2章 “到民间去”在中国
第一节 李大钊与作为问题的农村
1.李大钊与俄国民粹主义问题
2.青年还是农村
3.民初青年危机
4.从边疆到农村
第二节 “到民间去”与周作人的文学再造
1.一首诗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跨国旅行
2.“到民间去”与理想的“人”
3.群鬼再来与“到民间去”的转向
4.民间、学术与文艺
第3章 “民间”的形式
第一节 早期歌谣征集的性质问题
1.双重起点
2.呈现“民间”
第二节 社会运动中的民间文学/民俗学
1.妙峰山的尴尬
2.如何把握“民众”?
第三节 余音与转型
第4章 “民间”与政党政治
第一节 再造“青年”
1.“青年”定位的形成
2.“青年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节 争夺“民间”
1.“民间”与“平民”
2.“国民”、“全民”与“农民”
第三节 余 论
第5章 从“民间”到“民族”
第一节 “民间”、“风俗”与“民族”
第二节 作为学术方法的“到民间去”
1.中山大学与西南民族调查
2.杨成志的知识系谱
3.被呈现的云南
第三节 1930年代民族主义的成立条件
1.民俗学与民族学的相反命运
2.民族主义的悖论
尾声
“深翻”
“民间”的回声
附录 杨成志云南调查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