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认真考察北宋《老子》注的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道论”、“有无论”、“性命论”、“无为论”、“三教融通论”等几个专题,首次对北宋《老子》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北宋老学具有儒道融通、有无并重、突出心性和对“理”的重视等理论特征,指出这些特征正是北宋时期的朝代思潮在经典诠释中的具体体现。书中重点论述了王安石、苏辙、陈景元、司马光、宋徽宗等人的老学思想,并把他们的《老子》注与其政治主张、思想信仰联系起来考察,指出各种老学背景后不同的社会意义。作者还总结了北宋学者诠释《老子》的方法,并结合西方诠释学理论,对中西诠释传统的异同作了初步的探究。
......(更多)
......(更多)
序
章 绪论
一 北宋人对《老子》的重视及其时代原因
二 北宋《老子》注的文献考察
三 北宋主要《老子》注本各自的思想特征
四 北宋《老子》注的整体特征
五 北宋《老子》注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道论
一 道是否可道
二 道的内涵之诠释
三 道与德、理、气、物之关系
第三章 有无论
一 有无与道的关系
二 有无之间的关系
三 有无前重论
第四章 性命论
一 性与天道的贯通
二 性素补论
三 性同性异之辨
四 复性论
五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五章 无为论
一 无为内涵之诠释
二 无为有为之辨
三 因时乘理,唯所适
第六章 三教融通论
一 儒道融通
二 授佛解老
第七章 诠释方
一 “六经注我”
二 立足时代
三 知人论世
四 以意逆志
五 以经解经
第八章 从西方诠释学看北宋《老子》注
一 关于“意义”的生成问题
二 关于“先见”的问题
三 关于语法阐释与心理阐释相结合的问题
四 关于“诠释的循环”问题
五 关于诠释有无限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辑校王雱《老子注》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