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更多)
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艺术指导,创意指导。1965年生于东京。1989年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知名广告公司“博报堂”。2000年成立设计工作室"SAMURAI"。
佐藤可士和为日本当今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作品包罗万象,跨足广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其简单、创新并富有视觉震撼力的作品,一再为品牌形象及商品营销提出新的可能。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SMAP的宣传活动、麒麟极生的商品开发乃至广告活动、TSUTAYA TOKYO ROPPONGI的VI和空间指导、FAST RETAILING、乐天集团、明治学院大学的品牌形象、NHK教育台“游戏学英语”的艺术指导、NTT DoCoMo“FOMA N703iD”的产品设计、UNIQLO纽约旗舰店的创意指导、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VI和标志计划等等,创新的观点以及整体的创意深获各界高度评价。
曾获东京ADC大赏、东京TDC金赏、每日设计赏、朝日广告赏、龟仓雄策赏、JAGDA新人赏、日本包装设计金赏等多个奖项;是东京ADC、东京TDC、JAGDA会员。
......(更多)
快刀武士
前言
第一章 解决问题的“超级”整理术
好工作少不了整理术
艺术指导医生
关键在于整理对方的思绪
不掌握本质,就无法创造好的结果
整理术能够扭转工作和生活
第二章 一切从整理开始
你是否尚未认清问题本质就急于处理
随时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保持危机感
表面应付无法解决问题
按部就班学好整理术
依照“掌握状况一导入观点一设定课题”的顺序进行
问诊时不可轻忽微妙差异
导八观点,穷究问题本质
找到课题,问题就已解决一半
将课题视为想要征服的山,找出正确路径
从空间到思考,目标是三阶段整理
第三章 第一阶段:“空间”整理术——设定优先排序
空间整理的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彻底整理,规避风险
通过身体力行,感受整理成效
从随身公文包的整理开始
公文包里的东西真的都是必需品吗
促进轻量化的手机进化
“空手”带来出乎意料的解放感
“舍弃”的勇气将雕琢价值观
舍弃是与“不安”的战斗
若要舍弃,必须设定优先排序
舍弃也是与“暂且”的战斗
创造最佳的办公桌环境
一旦决定物品的固定位置,就变得容易掌握
举棋不定时,请比较功能类似的物品
文件或数据只保留最终版本
柜子的多余空间可充当临时避难所
名片的整理分类方法
虚拟空间也是简单至上
档案的命名最为重要
计算机内也要规划自由空间
利用“框架”提升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援用虚拟空间的办公室空间整理术
一旦决定“外框”,就能掌握整体印象
亲身学习辨别重要事物
第四章 第二阶段:“信息”整理术——导入个人观点
对信息提出观点,穷究问题本质
导入观点的最终目标是导出远景
在对方心中建构形象
找出理想的“远景”
一旦确定观点,就能看见远景
如何寻找个人观点
探索本质的重点是退一步观察
抛开自以为是,视野更加开阔
转换观点终于导出:明治学院大学的远景
改变想法,缺点也能变优点
以识别标志表现远景精髓
宛如解读暗号般组成:国立新美术馆标志
混乱不清的状况难以找出强力观点
以“全新”的观点将一切转为优势
在表现阶段确实琢磨远景
一旦迷惑。就试着想象具体场景
随时保持寻找远景的积极态度
第五章 第三阶段:“思考”整理术——将思绪信息化
将思绪信息化,提升沟通精确度
了解自己难如登天
一切要从将思绪置换成语言开始
提出假说,确认对方想法
弗洛伊德的心理疗法——“无意识的意识化”
自我无意识的意识化:DoCoM0手机
产品完成后,摸索概念的语言化
向自己提出假说,进而发现概念
找出与自己的接点:地方产业的品牌推广
没有真卖感,就无法产生问题意识
唯有视如己出,才能产生真实感
琢磨擦亮本质:UNIQL0的“应有面貌”
问诊间发现UNIQL0的本质
标志设计加入日本品牌的气概
深入无意识:FAST RETAILING的企业识别
如何导出脑海里的远景
提出假说,探索客户的思绪
以大红标志表现“革新”观点
设计全新的T恤选购法:TU
从T恤的媒体性所产生的商业模式
世界第一T恤品牌的系统设计
利用保特瓶将问题点扭转为附加价值
思绪整理的成果:全新医院形象
探究现今医疗环境的问题本质
概念是“复健休闲中心”
第六章 整理术开启新灵感之门
最重要的关键是找出观点
只要保持目的,技巧就能活起来
答案 一定就在眼前!
后记
......(更多)
依照“掌握情况-》导入观点-》设定课题”的顺序进行
掌握了基本状况之后,为了查明问题本质,必须理清信息的因果关系。在掌握状况的阶段,各种信息呈现混乱不清的堆积状态,务必将这些信息相互对调,设定优先排序,舍弃多余信息,排除含糊暧昧的部分,找出“这个因为这样所以变成这样的”关联性,整理成具有整合性的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