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得獎作品
第一部庶民視角的二戰前後日本生活史。
日本知名學者作家小熊英二的重要作品,
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變遷,涵蓋日本戰前生活、戰時經驗、
戰後重拾人生的歷程、對國家歷史的反思!
深入討論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戰後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
一個普通市民眼中的戰爭、社會與國家是怎麼一回事?
身處社會最基層、無法抵抗權力擺布的普通士兵,
面對一場不知從何而來的戰爭,如何影響他的一生?
過去關於戰爭體驗的紀錄,大多是有學歷有地位的人所寫的,雖然是貴重的文獻,但是只呈現了相對少數的立場。那種「從學徒兵到上班族」的視野其實是相對的少數人。小熊英二的《活著回來的男人》描寫的對象,屬於日本都市下層從事各種營生者,這些人才是日本社會中真正的多數人。他們擁有與一般戰爭體驗記載截然不同的生命軌跡,卻因生活缺乏餘裕,識字能力低落,幾乎不曾留下自己描述的歷史紀錄,《活著回來的男人》是第一部這樣的作品。
《活著回來的男人》拉開了超過半世紀的時代縱深,以一個普通日本底層市民的生命史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整個時代變遷,涵蓋了戰前生活、戰時經驗、戰後重拾人生的歷程、對國家歷史的反思。通過上述書寫,深入討論「戰爭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戰後的和平意識是如何形成的」等主題。本書既是口述歷史,也是民眾史與社會史。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活著回來的男人》在處理「戰爭記憶」的同時,也回答了對社會結構變化的關注。
作者小熊英二身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以社會科學觀點進行分析,關注與本書主角生命史對應時期的日本社會經濟、政策、法制等狀況,透過講述一個人物的故事,描繪出當時的階級移動、學歷取得、職業選擇,以及產業結構等。本書不僅是單一人物的生命軌跡,同時也融入了法制史與經濟史,對日本現代史研究做出獨特的貢獻,這是「活生生的二十世紀歷史」。
今天日本社會的中流砥柱已經轉移到經濟高度成長期後出生的世代,以此書來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將有助於了解今日足以影響日本發展走向的這一群人。此外,伴隨貧富差距問題的加劇與經濟高度成長的結束,昭和年代的經濟成長和產業結構變化,帶給日本民眾何種影響,又對社會秩序產生何種變化,這些也都值得讀者關切。
......(更多)
作者:小熊英二(Eiji Okuma)
196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和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博士,現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專攻歷史社會學・相關社會科學。1996年以《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獲得三得利學藝賞;2003年以《「民主」と「愛国」: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公共性》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大佛次郎論壇賞;2013年以《社会を変えるには》獲得中央公論社新書大賞。最新著作《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獲得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其他重要著作包括《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上/下〉》、《市民と武装 :アメリカ合衆国における戦争と銃規制》、《清水幾太郎:ある戦後知識人の軌跡》。他執導的311福島核災議題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的人們》已於2015年公開上映。
譯者:黃耀進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班畢,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員。目前為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候選人、內容力有限公司內容製作總監。譯有荒木陽子、荒木經惟著《東京日和》、飯澤耕太郎著《寫真的思考:攝影的存在意義》、米山勇著《一日百年,東京建築時空之旅:搭JR走訪舊時代》等書。
......(更多)
台灣中文版序
第一章 入伍之前
一、從北海道到東京
二、謙二的小學記憶
三、升學時代來臨
四、走向統制經濟與愛國教育
五、戰時就職
六、我出發了
第二章 前往戰俘營
一、那種事我辦得到嗎?
二、沒跟著原部隊走是我的幸運
三、赤塔流放地
第三章 西伯利亞
一、每個人的生存能力不一樣
二、國家應負起的責任
三、飯盒是活命的基礎
四、對某位青年的追憶
第四章 民主運動
一、不同的管理體制
二、《日本新聞》與壁報新聞
三、氣氛改變了
四、檢舉反動分子
五、歸國竟然就是這麼回事嗎?
第五章 輾轉的生活
一、西伯利亞歸國者的處境
二、滾石般的日子
三、無論如何都希望能知道真相
第六章 結核病療養所
一、失去一半的肺葉
二、最難熬的時期
三、無能為力的小市民
第七章 經濟高度成長
一、下層的下層
二、最重要的是判斷誰有權限
三、當時就是可以賣出這些商品的時代
四、搬入都營住宅
五、結婚生子
六、自立門戶
第八章 戰爭的記憶
一、「一億總中流」的社會想像
二、安定還是停滯?
三、是戰爭我就討厭
第九章 戰後賠償審判
一、社會性活動時代
二、非戰兵士之會
三、重訪赤塔
四、只撫慰、不賠償
五、殖民地徵兵問題
六、我完全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七、國民的良心
八、只要還有希望,人就能活下去
後記
......(更多)
人类的社会,不是由一小部分“好人”与大多数“坏人”组成。只要是人,无论是谁,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只看好的一面,便把对方当圣人来对待,就和只看坏的一面,就把对方当坏人来对待是一样的,都不是正确的认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