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菩萨行处

菩萨行处
作者:[日]铃木大拙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2017-02
ISBN:9787544367011
行业:其它
浏览数:39

内容简介

《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三,译者又将其称为《菩萨行处》,从《华严经》和《般若经》(包括《心经》)两部大经谈到菩萨的理想、菩萨生命的源头和行处,主要探讨学者的归趣。重点揭示禅对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及疗愈作用。铃木先生文笔凝练,论述真切深刻,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于现代读者同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尤其有助于现代人自行自省安顿心灵、挣脱藩篱,如实地看清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 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研究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著作。

——胡适一代文化巨匠

铃木大拙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表达的。

——马丁•海德格尔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静定即天台之止,禅家之定,铃木谓之禅那。虑是天台之观,禅家之慧,铃木谓之般若。

——钱穆 当代著名国学大师

铃木大拙只手将禅带到了西方,这个移植的历史重要性,可媲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理查德•贝克 美国禅宗研究者

铃木大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一位思想家。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位少见的坚持到底的人物。他用九十年的生涯专注于把握人的整体性,这不是一般哲学家、思想家所能做到的。他通过自己的局部探究,完成了他的人生任务,走完了他应走的历程。他不是所谓的学者。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意图,从根本上彻悟了一般学者所不能做到的一切。

——玉城康四郎 日本学者

......(更多)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1870~1966)不仅是日本当代禅学大师,更是世界禅学权威。早年曾跟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著名禅师学禅,研究禅宗思想及华严、净土等佛教思想。游历美、欧期间著述了大量禅学著作,成为接引西方人亲近禅宗的入门阶梯。由于他对禅学的宣扬,西方世界开始对东方禅学产生兴趣,东方人对佛教也再度关注,因而他又被誉为“世界的禅者”。

他的禅学思想对东西方世界带来了持续影响,使得禅学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思想潮流。

禅宗为西方思想史注入新鲜内容,使整个西方文化史发生了转变。为当时由于战争创伤而陷入迷茫与颓废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抚慰。

在东方,他曾就中国禅学史与胡适展开激烈辩论,并得到胡适的大加赞赏。而作为新儒家代表的钱穆先生也深受其影响。

主要著作有铃木大拙禅论集系列、《禅是什么》《禅学入门》《禅生活》《禅与精神分析》等。

......(更多)

目录

编序 001

前言 003

第一篇 从禅说到《华严经》

一、禅与华严教义 / 003

二、初期禅匠与《华严经》 / 005

三、禅与中国人的心性 / 006

四、达摩的“无心法”与道信的“舍身法” / 007

五、慧能的无念禅 / 011

六、神会的无念禅 / 014

七、大珠慧海的禅 / 017

八、赵州从谂的禅 / 020

九、临济义玄的禅 / 022

十、唐宋时代其他禅匠的禅 / 025

十一、禅与经典研究 / 031

十二、三本《华严经》的异同及其要义 / 035

第二篇 《华严经》、菩萨的理想与佛陀

一、完全改观的华严景象 / 041

二、本经特有的观念 / 044

三、相入相即的教义 / 048

四、菩萨与声闻 / 052

五、相异的因缘 / 054

六、譬喻 / 055

七、《华严经》的大乘本质 / 056

八、经中所说的佛陀与禅匠所见的佛陀 / 058

第三篇 菩萨的住处

一、来处与去处 / 067

二、大乘经典的“无住”与禅匠 / 071

三、作为菩萨住处的昆卢遮那楼阁 / 076

四、善财童子的楼阁颂 / 078

五、楼阁的描述 / 084

六、阐示善财得入楼阁的譬喻 / 089

七、菩萨的来去 / 090

八、昆卢遮那楼阁与法界 / 092

九、四重法界 / 094

十、菩萨的智慧与神力 / 100

十一、菩萨的故乡及其亲属 / 102

十二、禅匠谈菩萨的住处 / 104

第四篇 《华严经》所说的发菩提心

一、发菩提心的意义 / 109

二、海云比丘与《十地经》所说的

发菩提心与开悟的要素 / 116

三、弥勒菩萨谈发菩提心 / 122

四、弥勒菩萨谈发菩提心(续) / 128

五、接前说喻并加结语 / 132

六、发菩提心的要义 / 137

七、《十地经》所说的发菩提心 / 140

第五篇 《般若心经》对禅的意义

一、《般若心经》的梵典及其汉文与英文译本 / 145

二、本经的分析 / 169

三、作为禅悟经验的心理记述 / 174

第六篇 般若的哲学与宗教

引言 / 183

一、般若的哲学 / 185

二、般若的宗教 / 224

三、结述 / 248

第七篇 祖师西来密意—禅悟经验的内容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