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亡的男孩塔沃特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笃信基督的舅姥爷从他舅舅身边偷走,并在阿拉巴马州的荒林里被当做先知接班人而抚养长大。老人死后,十四岁的塔沃特来到城市,回到他舅舅的身边,在那里他努力否定着自己作为先知的命运,反抗着内心对上帝召唤的渴求,但是……
通过将宗教象征和圣经隐喻的写作手法结合起来,作者描绘了一幅上世纪50年代美国南方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生活的骇人画面,并嘲笑了现代世俗思想的盲目自信。与此同时,该书还探讨了诸如宗教饥渴、灵魂挣扎、理性与信仰等深刻主题。像奥康纳其他的小说一样,该书也充满了宗教主题和阴暗的想象,使它成为了美国南方哥特文学的经典作品。
在这本书中,你还会不时地看到艾伦坡和威廉•福克纳的影子。
......(更多)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
美国哥特文学旗手
与麦卡勒斯齐名的美国天才女作家
继威廉•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文学的翘楚
美国国家图书奖六十年唯一最佳小说奖得主
米兰•昆德拉、大江健三郎、雷蒙德•卡佛、勒克莱齐奥、伊丽莎白•毕晓普、马原、聂华、U2乐队共同推崇
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中影响巨大。
奥康纳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945年毕业于佐治亚州女子学院,原本打算成为一位职业政治漫画家的她,在获得了州立大学提供的研究生奖学金之后,进入了著名的依阿华大学作家培训班,从此也将事业的重心转向了文学作品的创作。1946年,奥康纳在《音调》杂志上发表了人生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天竺葵》,并因此获得了莱因哈特(Rinehart)奖学金,之后她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一年之内写下了《理发师》《野猫》《警察》《火鸡》《火车》等多部短篇小说,并于1948年开始创作被后世奉为经典的长篇小说——《智血》。1950年,因被确诊患上红斑狼疮,奥康纳只得回到家乡农场静养,一边饲养她最爱的孔雀,一边孜孜不倦地继续创作文学作品。39岁英年早逝时,奥康纳已创作了两篇长篇小说和三十一篇短篇小说,多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美国评论界称她的逝世是“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
奥康纳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上升的一切必然汇合》,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散文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
......(更多)
......(更多)
人的伟大尊严,就在于他能说出这话:我只出生一回,不会重生。此生能为自己和家人朋友们看到做到的,就是我能拥有的一切,而我对此非常满足。做人有此足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