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主义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针对这个目的而引发的对人类的残害也一直没有消失。
获奖诗人、翻译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作家帕特里克·菲利普斯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1912年9月发生在佐治亚州福赛斯县的这起所谓黑人男性侵犯白人女性的案件,以及该地随后发生的针对黑人的私刑处决和无情的暴行驱逐。这次至关重要的调查打破了一个世纪的沉默,揭露了时至今日仍持续影响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更多)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菲利普斯 (Patrick Phillips), 获奖诗人、翻译家和教授,古根海姆基金会和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会员。他的作品《坏机器的挽歌》(Elegy for a Broken Machine)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目前任教于德鲁大学。
【译者简介】
冯璇,自由译者,已翻译出版《辉煌信标》《利维坦》《皮毛、财富和帝国》《印象巴黎》 《安第斯山脉的生与死》《印加帝国的末日》《布鲁内莱斯基的穹顶》《美第奇家族的兴衰》《郁金香热》等作品。
......(更多)
引言 一地之法
1尖叫
2暴动、暴乱、骚乱
3失踪的女孩
4暴民群体乘胜追击
5旋风中的一根稻草
6撒旦的骑兵
7法律的威严
8系紧套索
9我们谴责这种行为
10扼杀在摇篮中
11绞刑架
12当他们还是奴隶时
13逼到灶台边
14驱逐,1915—1920
15抹除痕迹,1920—1970
16谋杀米格尔·马塞利未遂
17兄弟会游行,1987
18沉默即认可
尾声 一群野狗
作者后记
注释
图片来源
索引
......(更多)
在最初的那些起诉活动结后的40多年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个三K党根本不存在。它的重生也不是出现在南方乡村地区的农田里,而是出现在D。W。格里非思(D。W。 Griffith)于1915年拍摄的好坞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中。
今天的人们在听到三K党这个名字时,想到的其实是这个组织第二次出现时的样子。三K党的第一次存在是被1871年通为过的《三K党法案》( Ku Klux Klan Act)终结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