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1986年4月26日,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当场死亡,更多的人被撤离,被迫放弃一切家产。成千上万亩土地被无污染,成千上万的人因20吨高辐射核燃料泄露而感染各种疾病。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向世人呈现这个“中毒”世界里的惊人事实。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并籍此期盼同样的灾难绝不再重演。
......(更多)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ятла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1948- ),白俄罗斯著名记者、作家。出生于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报告文学作品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以及苏联的解体,着重于不同的个人命运组合而成的集体记忆。她把自己的纪实性和文学性兼存的作品称为“文献文学”。已出版著作包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其著作相继获得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13年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年法国美第契散文评论奖等诸多国际级文学大奖。在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后,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她的作品《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已被译成中文。
......(更多)
第一部分:逝者的国度
为何我们要记住这一切
面对生者和逝去的人,我们能说些什么?
写在门上的一生
那些归来的人们
什么是辐射
一首无言的歌
关于祖国
邪恶是如何使一个人变聪明,而后升华的
士兵们的话
第二部分:生者的国度
古老的预言
月光照耀下的土地
当一个男人看到耶稣降临时,他开始牙痛
一颗子弹
假如没有契诃夫和托尔斯泰,我们该如何生存?
战争电影
一声尖叫
一个全新的国家
书写切尔诺贝利
谎言与真相
人民的话
第三部分:悲哀过后的震惊
我们之前并不知道:原来死亡也可以如此美丽
铁铲与原子
采取行动
生活中那些可怕的事情发生时不仅悄无声息,
而且一切还显得那么自然
关于答案
关于回忆
对物理学的热爱
昂贵的萨拉米香肠
关于自由,以及一个有关一次平凡死亡的梦
死亡的阴影
......(更多)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城市,我们失去了全部的生活。
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没有人能逃脱死亡的纠缠,所有人最终都将回归泥土——善良的人,残忍的人,有罪的人,除了死亡,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公平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