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讀者對於金庸的印象,多半停留在武俠小說大師,以及其膾炙人口的武俠作品上。但金庸本身的成就,卻不只於此。成功的報人、敏銳的社會觀察家、才情洋溢的編劇家、博涉多聞的學者……,都是他的「身分」。除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十五部長短篇武俠小說之外,金庸的創作還包括了政論、散文、學術研究、劇本、譯述等等。
「寫小說觀其才情;寫散文看其性情」
本書收錄的五十餘篇散文,選輯自《大公報》「三劍樓隨筆」之專欄文章,以及曾在《明報月刊》、《中國民間藝術》等書刊上發表之文章,寫作時間從五○年代橫跨九○年代,內容涵蓋歷史考古、詩詞聯謎、琴棋書畫、電影京劇、中西文學、文化生活、旅遊札記等等。旁徵博引、涉獵廣泛,足見金庸的博學;字裡行間情感流露,盡顯金庸本真的一面;輕鬆筆觸,可喜觀點,讀來津津有味而不無聊。金庸說古論今,評中點西,無不收縱自如;他談梁祝、談莎士比亞、談聖誕節、談圓周率、談蒙娜麗莎、談攝影、談民歌……,讀他的散文,就好像有一位好朋友跟我們聊天說地,講了許多豐富好聽的故事一般。
「知識性與可讀性兼而有之,還不乏意趣與深邃」
每篇散文從千餘到五六千字不等,雖多屬較早期的作品,但也正因此,讓我們得以認識年輕時的金庸、生活化的金庸。與此同時,正是金庸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文采與想像逐漸到達最顛峰的時期,就在這些散文隨筆之中,往往可以發現其後來寫作小說的人物原型或是情節元素等等。對於金庸迷而言,此書無疑是「打探金庸小說創作源頭」的寶典,驚喜處處可見。
此書並收錄金庸從未在台發表過的自傳性短篇小說〈月雲〉,講述讀小學時的宜官(即金庸的小名),與他的小丫鬟月雲相處的故事。
這就是「博學不倦、感性生活」的金庸式文字內涵;這就是「不一樣的金庸」,卻同樣「好看的金庸」!
......(更多)
......(更多)
......(更多)
金庸小说所涉及的思想,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九流三教,几乎包罗一切,而在文学方面,则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小曲应有尽有,而且都十分妥帖得体,毫无勉强做作或捉襟见肘之感,相反却使人感到游刃有余,才长未尽。
我想,武侠小说比较能受人欢喜,不因为打斗、情节曲折离奇,而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形式。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人情风俗、道德与是非观念。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