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理论前沿》第二辑前言
本期《当代艺术理论前沿》的专辑是“美国现代艺术的亚洲影响”,此组译文是2009年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一个大型文献展《第三种思想》图录中的主要论文,也是近二十年此课题的一个研究成果。
国内对美国现代艺术的认知长期以来停留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普世主义的观念,但实际上忽略了美国战后艺术的亚洲宗教及跨文化影响的背景,即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跨掉一代”文学、极少主义及其约翰·凯奇等人的激浪派,自五十年代直接受到铃木大拙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系列禅宗讲座的影响。另外,五十年代客居纽约的亚洲艺术家如草间弥生、小野洋子、白南准等人也曾经对美国艺术有影响。这个传统甚至能追溯到更早的三、四十年代,包括中国在纽约的艺术家腾白也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影响。
美国战后新艺术从战前就酝酿着对禅宗、密宗、道教、印度教以及中国画、浮世绘等亚洲宗教和艺术的学习和吸收,其主要背景是新艺术面临如何超越抽象几何、工业现代主义及其现代虚无主义,重建现代艺术关于终极精神的表达,并在语言上找到相应的心灵形式。战后美国发现在关于心灵形式和人的终极精神的表现上,亚洲哲学和艺术已经进行了上千年的探索。亚洲哲学及其艺术从而在美国战后艺术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
战后美国艺术和文学的亚洲影响,此课题在前二十年都还是零散的,古根海姆的《第三种思想》即使在西方也是刚刚开始的系统研究。这一研究事实上可以重新接续上日本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关系,从而勾勒一个西方现代艺术和亚洲背景的互动史。本专辑将填补近二十年国内对美国战后艺术认识的知识空白,并对西方二十世纪抽象艺术的亚洲背景有一个全新认识。此外,意大利重要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奥利瓦的访谈,可以提供国内艺术界对西方现代艺术更准确的认识要点,尤其是对现代抽象艺术的跨文化背景的认识,可以纠正国内长期存在的一些知识误区。
从本期关于“第三种思想”的研究看,体现了美国学者的资料实证、知识谱系以及艺术史梳理的能力,可为中国新一代的艺术史学者提供诸多学术启发。国内的艺术史和理论研究之不足表现在资料实证、方法论谱系的系统性及艺术理论的国际视野,但这一工作也正由一批中青年学者在潜心推进,比如王瑞芸女士的“西方艺术史学批评”一文系统梳理了西方的艺术史理论和批评史,朱其的“中国当代艺术九十年代以后的国际化及其问题”,王春辰、沈语冰等人的理论翻译,本期的两篇书评介绍了他们两位的最新译本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哲学》和《1985年以来的艺术理论》,相信数年之后,这一工作会有初步轮廓。本期关于“社会图像的艺术”的两篇译文,在关于社会和政治题材的当代艺术研究的方法论上有诸多新意。
......(更多)
......(更多)
目录
(一)专辑:美国前卫艺术与禅宗
1. 第三种思想:导言 亚历山大·门罗
2.东方主义、南亚与世界宗教的话语 理查德·金
3.心灵的风景:关于自然的新观念 凯瑟琳·派恩 斯科特·阿特金森
4.战后抽象艺术的亚洲维度:书法和形而上学 伯特·温特-玉木
5.佛教和新前卫艺术——凯奇禅、披头禅和禅 亚历山大·门罗
6.感性经验的艺术:纯粹抽象与狂喜的极少主义 亚历山大·门罗
(二)访谈
文化的游牧性很重要——阿基莱·伯尼托·奥利访谈 朱其
(三)艺术史和批评
西方艺术史学批评(上) 王瑞芸
中国当代艺术九十年代后的国际化及其问题 朱其
(四)社会图像的艺术
将集体主义阶段化 布莱克·史汀生 格里高利·修列
(五)书评
《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 诸葛沂
《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 王文婷
......(更多)
虽然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和批评家们宣告了“主体已经死亡”,不过我们仍然不得不感激美国的后现代继承人——正是他们阐明了这个已故的主体是“极为特殊、不被留念的一个:因为它是白种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男性、还是个异性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