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2009年又将是“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纪念,正如米特里被称为“电影的黑格尔”、黑泽明被称为“电影的莎士比亚”,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今天,我们有幸通过出版《电影是什么?》(特别修订纪念版)来纪念这位仅享年40岁的大师。为了纪念巴赞,著名翻译家崔君衍先生对其30年前的译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出版者辑录了书中重点论述的22部影片相关片断制作成DVD光盘。购买这本书,您不仅能够读到崔君衍先生最新全面修订后的《电影是什么?》,能够通过书中附赠的DVD光盘对巴赞重点论述的影片有一个直观、清晰的了解,您还有机会看到网友提供交流学习的170余部巴赞在书中论及的完整电影DVD,以便您在阅读、研究本书的同时,对巴赞所论的影片能有全面、充分的了解。
......(更多)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1918—1958) 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主要著述有《电影是什么?》、《让·雷诺阿》、《奥逊·威尔斯》、《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沦陷与抵抗时期的电影》、《从解放时期到新浪潮的法国电影》等。
崔君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世界电影》和《环球银幕》主编。主要著译作有《电影是什么?》、《现代电影理论信息》、《世俗神化》、《认识电影》(全译本)、《电影哲学概说》、《影片美学》、《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电影艺术词典》(主编之一)等。
......(更多)
原编者前言1
原序3
Ⅰ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Ⅱ “完整电影”的神话
Ⅲ 电影与探险
Ⅳ 寂静世界
Ⅴ 于洛先生和时间
Ⅵ 被禁用的蒙太奇——评《白鬃野马》、《红气球》、《异鸟》
Ⅶ 电影语言的演进
Ⅷ 非纯电影辩——为改编辩护
Ⅸ 《乡村牧师日记》与罗贝尔?布莱松的风格化
Ⅹ 戏剧与电影
Ⅺ 帕尼奥尔专议
Ⅻ 绘画与电影
ⅩⅢ 一部柏格森式的影片:《毕加索的秘密》
ⅩⅣ 评《德意志零年》
ⅩⅤ 评《最后的假期》
ⅩⅥ 西部片,或典型的美国电影
ⅩⅦ 西部片的演进
ⅩⅧ 西部片典范:《血战七强盗》
ⅩⅨ 《电影中的色情》一书旁议
ⅩⅩ 电影现实主义和解放时期的意大利流派
ⅩⅩⅠ 评《大地在波动》
ⅩⅩⅡ 评《偷自行车的人》
ⅩⅩⅢ 导演德?西卡
ⅩⅩⅣ 杰作:《温别尔托?D》
ⅩⅩⅤ 《卡比莉亚之夜》,或新现实主义历程的终结
ⅩⅩⅥ 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
ⅩⅩⅦ 评《欧洲,1951年》
索引
......(更多)
我梦寐以求的是用照相技术记录下演说家的举止与面部表情变化,同时,用留声机记录下他的言谈。(1887年2月)
巴赞鼓吹“电影是名副其实的爱的艺术,这一点胜于任何其他艺术品类”对于电影来说,热爱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首先探索弗拉哈迪、雷诺阿、维果,尤其是卓别林的影片所反映的特有爱心、温柔和感伤情绪,那就不可能透彻理解他们的艺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