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预测,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里。但在城市生活的问题一直存在,城市生活的弊端越来越被人重视——噪声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由此导致的无处不在的压力。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压力是21世纪人类健康存在的严重威胁之一。
精神病学家和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阿德里在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多年致力于“城市压力”课题的研究。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的话语体系一直将城市描述为令我们紧张并想尽快逃离的地方,城市压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混杂有情感、经历以及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会损害我们的精神以及身体健康,由压力引发的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城市对此并不能免责。作者分析了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并给出了一套城市压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城市。
如果在城市生活真的是人类的宿命,如果压力不可回避,弄清楚城市压力的来源,选择适合自己压力承受水平的城市,就是与城市和平相处的第一步。
【编辑推荐】
在城市生活必然会有损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吗?远离城市的田园生活才能让人幸福吗?长久以来,很多人对城市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被城市里的资源、机会等吸引,另一方面,又深深为城市的压力包括密集拥挤的人群、拥堵的交通、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陌生感所累。有的人因为不堪城市生活压力之重,主动或者被迫选择了离开。我们是否可能在城市与压力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城市一定存在压力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城市与压力的关系?世界上是否存在没有压力的城市?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城市与压力》一书中找到答案。
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阿德里,引用神经城市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对城市与压力相关的话题进行了详尽的探索与分析,他告诉我们,城市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学会把它变成一个宜居的地方。
......(更多)
马兹达·阿德里(Mazda Adli),柏林自由大学临床精神病学资深医师。2004年,他在夏里特医学院担任临床精神病和精神疗法资深医师,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压力和抑郁症;2009年,作为主管在夏里特启动了世界健康峰会;2013年,担任柏林费里德尔临床医学主任。
......(更多)
01 压力与城市:充满压力的城市为何于我们有益?
假如我们的大脑是一座城市
健康风险压力
怎样看城市 ?
理想的城市?
02 无人想要,却人人都有 :究竟何为压力?
良性压力与恶性压力
可以救命的压力
当压力无法停止
03 共同生活面临的挑战:社会压力
地理领地压力和社会领地压力
当社会压力让人生病
大脑中的压力是怎样形成的
大脑中的城市压力
04 当城市让人讨厌:被压力折磨的大城市人
城市的节奏
城市的噪声
选择的痛苦
05 城市交通中的压力
汽车友好型城市的界限
拥挤交通中的生存策略
06 城市中黑暗的角落:当城市让人害怕
城市中让人害怕的地方
习得性无助感
看与被看
处在摄像头之下
如果内心留下恐惧感
07 我们城市的孩子:在城市里长大
城市生活和孩子的大脑发育
为什么城市对孩子反而有益
波恩和德黑兰之间
08 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要迁往城市
我还从未去过纽约
城市化——全球化的成功史
超级城市——没有边界的城市化
柏林不是孟买
为什么要选择城市
09 城市的环境:城市与健康
城市健康面临的挑战
乡村生活更健康?
心理疾病
健康城市运动
更多绿地!
10 太多、太密、太孤单:城市中的社会压力
城市是个残酷的地方?
社会密度
在人群中感到孤独
开放的城市
11 来自他人的压力:城市中的陌生感
城市,融合的机器
城市,融合的死胡同
把多样化当成资源
12 智能手机和气味检测卡:如何测量我们在城市中的感受
心理地图
城市心理地图
带着传感器穿越城市
城市的味道
13 真正重要的东西 :城市的社会资本
你住在哪里?
社会的价值
社会资本的阴暗面
更多的文明
市容中的文明
14 大城市技能 :城市里的生存艺术
占有和参与的能力
独处而不孤独的能力
处理匿名的能力
出行的能力
容忍复杂性
心理上的灵活性
高超的在线技能
15 理想的城市:或者情愿没有?
城市之于人
公共空间的谈判
并行与共行
信任与控制
自由空间——空间里的自由
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参考文献
......(更多)
2015年初,柏林交通运营公司就提出在地铁2号线上由知名人士报站的想法。它抛却以往除了游客没人会留意的单调声音改由扬・约瑟夫・利弗斯来播报动物园站,维罗妮卡・费雷斯播报恩斯特-罗特广场站,马里鸟斯・穆勒一韦斯特哈根播报提奥多一豪斯广场站,弗兰西斯卡・范阿尔姆西克播报埃伯斯瓦尔德路站。当时,这举措引来了一片叫骂声,最终以大家的请愿而结束。原因是,很烦人。
英国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参与者比执行飞行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或控制暴乱分子的警察都要紧张。通常情况下,在早高峰开车穿过繁忙的市中心比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报告经受的压力要大得多。虽然这更多的是一种急性压力而非慢性压力,但是如果天天经受这种高度压力,就会出现问题。而且,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这样一种状态,几乎每个人都会因此而焦虑心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