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认知陷阱

认知陷阱
作者:[美] 托马斯·基达(Thomas Kida)
译者:慕兰 / 孙静波 / 张嘉芮
副标题: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2023-07
ISBN:9787115617514
行业:其它
浏览数:5

内容简介

智能革命时代,只有优化思维才能赢得主动权

◎ 编辑推荐

✓以科学原理+丰富案例,击碎谣言,拆穿伪科学

✓带你跳出认知陷阱,获得科学思维

✓采铜、马徐骏、弗兰克扬联合推荐

◎ 名人推荐

这个世界有太多套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识别外部的套路。但往往对我们影响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下的套。这本书就把其中最常见、最危险的一些点了出来,还贴心地提供了解毒剂。

——马徐骏 专栏作家、演讲教练、《回响·开年演讲》策划人

问题不能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切换一个思维逻辑,然后才能跳出不断重复错误的循环,而这本书的作用,就是帮你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弗兰克扬 知乎职场话题优秀答主

本书非常棒。托马斯·基达将心理学这门科学带到公众面前,解释了我们为何会相信那些我们想要相信的事情,即使它们不是真的……即使你不担心自己会落入思维陷阱,你也会想阅读这本书的。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教授、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前主席

我们如何分辨对错?答案是通过科学和批判性思维。托马斯·基达在这本可读性极强且内容丰富有趣的书中清晰地阐述了这一点。他提到的“人们常犯的6个思维错误”应该印在一张钱包大小的卡片上,我们每天早上出门之前都应该看一下。

——迈克尔·舍默 《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

◎ 内容简介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困局,是因为掉进了思维陷阱。这些陷阱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本书对此做了总结,把我们经常遇见的思维陷阱总结为6个方面:偏爱故事胜过数据、寻求印证自己的想法、忽略机缘巧合的作用、错误感知世界、过度简化思维、存在错误记忆。

这些思维陷阱或认知误区经常把我们带进沟里,使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唯有正视和了解这些思维陷阱或认知误区,才能解除它们对我们成长和成事的束缚。本书用大量看似离奇却真实存在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些思维陷阱的可怕之处,并剖析了其出现的原因,指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些陷阱影响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想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人阅读。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

[美]托马斯·基达(Thomas Kida),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伊森堡管理学院教授,发表过大量有关思维决策的文章。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我们如何形成信念和做出决定。

译者

慕兰,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领导力及人才发展专家、劳动经济学会理事、原欧盟商会人力资源论坛副主席,拥有近20年中外企业跨行业管理实践经验。

孙静波,北京物资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副教授,从事商务英语和研究生英语教学,英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骨干教师,已出版译著3部。

张嘉芮,中央财经大学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财经笔译。

......(更多)

目录

前言 6个认知陷阱

第1章 离奇的信念与伪科学思维

1.1 听起来很合理,你不觉得吗

1.2 离奇错误的信念无处不在

1.3 媒体对离奇错误信念的误导

1.4 告诉我你的故事——对轶事证据的偏见

1.5 伪科学

1.6 伪科学思维

1.7 伪科学思维带来的问题

第2章:我肩头的小精灵

2.1 非常的主张需要非常的证据

2.2 有这种可能

2.3 怀疑主义思维的重要性

2.4 如何生成高质量的信念

2.5 选择假设

第3章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3.1 必须严格控制实验

3.2 什么是科学

3.3 科学的运做流程

3.4 科学是如何进步的

3.5 科学与公众的误解

3.6 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3.7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第4章 偶然与巧合的作用

4.1 钟形曲线

4.2 赌徒谬论

4.3 巧合

4.4 迷信

第5章 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5.1 看到期望看到的

5.2 看到想要看到的

5.3幻觉

5.4群体性癔症

5.5神经生物学与感知问题

5.6启示

第6章 看到不存在的关联

6.1 股市走势图表分析

6.2是马还是蝙蝠

6.3考虑反面信息

6.4但这是原因所在吗

第7章 预测不可预知的情况

7.1通灵与占星术

7.2预测股市

7.3经济预测

7.4 若不下雨就会阳光灿烂

7.5技术与社会趋势

7.6明知不可为何还要预测

第8章 寻求印证自己的想法

8.1印证假设

8.2肯定测试策略

8.3这是怎么回事

第9章 如何化繁为简?

9.1当然一样啦——看起来一模一样,不是吗

9.2可用性启发法

9.2.1 可用性与媒体的影响

9.3锚定与调整法

9.4 简化策略并非一无是处

第10章 框架效应与其他决策障碍

10.1厌恶损失

10.2心理账户效应

10.3 20/20后见之明偏误

10.4过度自信

10.5直觉判断

10.6对个人与对群体的判断

第11章 错误记忆

11.1我记得就是这样

11.2如果你这么说—暗示的力量

11.3其他的错误记忆

11.4混为一谈—错误归因问题

11.5目击者法庭证词

11.6我们能学到什么

第12章 他人影响

12.1我就是这样做的,你为什么不呢?

12.2那不关我的事

12.3是否负责

12.4他人证据的可靠性

12.5群体决策

12.6并非都是坏事

注释

致谢

......(更多)

读书文摘

我们有一种将过去的经历混淆起来的倾向。我们将一个人的意见加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认为我们在某一时间或地点做过什么事情,而实际上那件事发生在另一个时间或地点。当用暗示性或引导性的问题提问时,这种张冠李戴会导致我们犯记忆错误。

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 寻求认同。 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 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 过分简化。 记忆有缺陷。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