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小說主要以一個大家庭的盛衰興亡作為橫軸,以歷史事件的發生及時間的變遷作為縱軸,交織出作者身處這樣的巨變之中,一段先人與讀者之間的對話。
在銀城的李家歷經國民黨執政時掌榷掌勢的輝煌,共產黨革命後家破人亡,一切不堪回首的變局;但最後僅剩的子孫,在時代及政策的需要下,對歷史失去了參與感及記憶,舊的價值觀及情感完全被政治思想取代。
唯一的參與者李紫雲諷刺的被作者安排成為老年癡呆症,所有的悲歡離合頓時失去了見證及意義,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之中。
......(更多)
一九五○年九月生於北京,祖籍四川自貢。一九六六年中學畢業。一九六九年自北京赴山西省呂梁山區邸家河村插隊落戶。先後做過六年農民,兩年半工人。一九七七年調入《山西文學》編輯部。一九八四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函授部。一九八八年轉為山西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一九七四年發表第一篇小說,迄今已發表各類作品百餘萬字。曾獲《山西文學》優秀小說獎、「趙樹理文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及京、津、滬等地文學獎多種。著有《丟失的長命鎖》、《厚土》、《舊址》、《傳說之死》、《拒絕合唱》、《無風之樹》、《萬里無雲》、《銀城故事》、《寂靜的高緯度》、《紅房子》等書。
......(更多)
......(更多)
有一次女儿举着一只红苹果问自己,“爸爸,我为什么没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死了。…“怎么死的?”“都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死的。”“什么叫‘文化大革命’?”李京生突然停止了回答,当一件事情需要反复的解释和说明,当一件事情需要变成文字被写在纸上,才能记下来的时候,就像是把一个活人变成一张旧照片
在这个闷热而又笨拙的正午当中只有一片惊心动魄的蝉鸣。在这片惊心动魄的蝉鸣里,一个女人在眼泪和鲜血中超度了两个男人,使他们一个变成儿子,一个变成丈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