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刘猛将”,是今苏州太湖洞庭地区自宋元以来几乎村村户户供奉的神祇,在每年的正月或七月,各村或单独,或联合,都要举行“抬猛将”的活动。在近代及以前,有很多沿海、沿湖生活的人,他们不住在陆地上,而是住在船上。他们多无籍贯,也居无定所,随着船到处游走,往往处在“编户齐民”的体制外。他们是“天然”的商人。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元明以来国家在赋役方面的需要,这些人不断上岸,变成了定居人群。他们在编撰族谱以及修地方志时,由于不想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水上人”(因为身份低贱),故往往附会为宋以来随宋室南迁。而负载这个历史故事的神话,就是“刘猛将”的历史传说。
......(更多)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更多)
序篇 从田野开始的历史
一 走进东山
从岛屿到半岛
《柳毅传》与唐宋以来的开发
东山的进路
进入东山之内
文字史更早的西山
东山社会的早期故事
东山聚落的变迁
二 猛将出世
前山与后山:东山刘猛将的社会-文化空间
葑山寺的故事
东山猛将溯源
上方山的五通与猛将
作为社神的猛将
里社、土地与城隍
猛将作为社神的制度改革背景
轩辕宫的历史层累
灵佑庙
口述传统:刘猛将到底是谁的神
三 从水上人到岸上人
上岸渔民的口述故事
无法确知的渔民人口与“湖权”
东太湖的渔民生活
水上人如何上岸
潦里:一个过渡带社区
早期的东山岸上居民
参照:回到当代渔民社会
四 洞庭商人与东山宗族
洞庭商人与赘婿
东山翁氏
合伙制经营与“合伙制社会”
从翁氏到席氏
东山宗族的建构
面对国家:“急公好义”的东山商人
五 社庙与圩庙
江南圩田与东山的开发
东山的圩
圩庙:圩上聚落的社庙
一水之隔:吴江沿湖地区的开发 与社会紧张关系
猛将的“老家”与农业中心论的质疑
从淀山湖三姑祠到金泽陈三姑
青浦的猛将与厉坛
六 新江南史:从离散社会到整合社会
离散社会、整合社会及“共同体”问题
西山的五位洞庭府主
苏州城西猛将堂
苏州城北的别样
苏州城东的变相
从离散到整合——常熟的缩影
终 篇 从东山到上海:关于传统社会现代化的再思考
后 记
......(更多)
由生计模式造成的流动人群,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主要是游牧人群和水上人群,这也是最大的两个商人人群,他们的共性就在于他们的社会都是流动性的,同时因此受到定居人群或定居社会的敌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