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阿兰·布鲁姆《爱与友谊》第三部分。作者在讨论完卢梭、莎士比亚之后,回溯到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致力于探究爱欲。这位爱的古代哲人,他不但与莎士比亚一样忠于自然,而且还通过一个比戏剧更宽的光谱来表述爱欲,并对其意义作了一番更为贴切的理性论述。他不但把爱欲呈现为一个表明我们自身不完满的痛苦而贫乏的信号,他还把它呈现为是一个给予的、创造性的信号。他探索了“爱自己”与“爱美好事物”间的张力,“爱欲对家庭的从属”与“爱欲所暗示的自由”间的张力。在爱欲里,他看到了同时达成个体幸福与真正人类共同体的可能性。
......(更多)
阿兰·布鲁姆(1930—1992),出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当代重要思想家、政治哲学家,才子型人物,曾师从列奥·施特劳斯、雷蒙·阿隆、亚历山大·柯耶夫等著名哲人,先后任教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
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出版即轰动全美国,长期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引起全国范围内关于教育和文化等问题的大辩论,一时间他本人也被视为美国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之外,他也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一个才华横溢的哲人。他的文字优美而深刻,令人一读难忘,是现代少见的兼具诗人和哲人气质的极具魅力的人物。
......(更多)
一 爱欲的两种对立的思想源泉
二 《会饮》,一场神秘的饮酒会
三 开场:赞美爱神的共同体形成
四 斐德若的赞美
五 泡萨尼阿斯的赞美
六 厄里克希马库斯的赞美
七 阿里斯托芬的赞美
八 阿伽通的赞美
九 苏格拉底羞辱阿伽通
十 来自第俄提玛的教诲
十一 阿尔喀比亚德赞美苏格拉底
十二 爱欲的整全
......(更多)
但苏格拉底的解释恰恰相反:无知之知意味着人必须倾其一生去探求,人们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用最笼统的话来说,如果爱欲就是渴求(longing),那么哲学家追求自己没有的知识可以被看作充满爱欲。如果对知的需求最具有人的特征,那么这种哲学爱欲就是最能代表爱欲的形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