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讲述的是关于调查一个失踪女人的故事。一个小有名气的节目主持人阿图尔•拉多瓦尼,在妻子突然失踪的同时,碰巧他也陷入腐败的丑闻中,为此丢掉了工作和名声,面临着入狱的危险。所有的这些怪事仅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发生。男人委托年轻的私家侦探莉莉安娜•杜卡寻找自己的妻子,莉莉安娜•杜卡也由此开始了新的冒险。她循着拉多瓦尼的妻子的踪迹,前往阿尔巴尼亚阿尔卑斯山,却被一群奇怪的欧洲旅行者跟踪……
透过《木屋旅馆》,读者可见阿尔巴尼亚社会的现状,渗入政治精英阶层的腐败,以及追求轰动性新闻甚于事实真相的媒体环境。书中对阿尔卑斯山区,即解开谜团之处的描写,引人置身于阿尔巴尼亚高山深谷的乡村景致之中,同在木屋旅馆中遭遇的各色人物共处。一个有分量的主题,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多变、流畅、精致的风格,其间不乏幽默、讽刺和令叙述鲜活生动的种种变故。
——沙班•西纳尼(阿尔巴尼亚科学院院士、文学批评家)
作家迪安娜•楚里的这部小说想要告知我们,尽管堕落与腐化已渗透到政治、媒体、经济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却依然有追求、捍卫真相的人,依然存在正义的空间。作家想要在文学的范畴里赞颂这些个人,燃起希望之火。
——普雷茨•佐加伊(阿尔巴尼亚政治家、作家)
在阿尔巴尼亚当代文学中,迪安娜•楚里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带有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作品丰富,精品甚多。
——罗兰德•齐西(阿尔巴尼亚发罗拉大学校长、文学批评家)
......(更多)
迪安娜•楚里,阿尔巴尼亚作家、记者。一九五一年出生于地拉那,一九七三年毕业于地拉那大学阿尔巴尼亚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常年在国内知名文学报刊《光明报》和阿尔巴尼亚作家艺术家协会杂志《阿尔巴尼亚文学》(法语版)工作。她人生阅历丰富,深度接触社会,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在以男性作家为主流的阿尔巴尼亚文坛脱颖而出。代表作有《人行道上的鹿》(1989)、《午夜太阳》(2000)、《武装天使》(2006)等。
陈逢华,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阿尔巴尼亚语教研室及阿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主任,译有教材《当代中文》,长篇小说《事故》,短篇小说《沐浴之前》《斯芬克斯之夜》,合译辞书《汉语图解词典》《汉语图解小词典》(阿尔巴尼亚语版),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阿尔巴尼亚文学部分等,编著教材《阿尔巴尼亚语听力教程》《阿尔巴尼亚语口语教程》等。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