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老牌霸主、殖民强国,不仅国力强盛,而且是海军强国;
而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强国,国力不弱,陆军更是其他国家无法匹敌。
既然如此,为何英法联手都打不过德国?
人们普遍认为法国战败的那些原因,是否是决定性因素?关于1940年法国战败的著作已有多部,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关于该主题的书?
传统观点:
1. 和平主义和失败主义风行导致士气低落。
2. 错误的法国军事学说,特别是机动战和坦克的运用。
3. 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训练不足,导致陆军装备无法应对现代化战争。
4. 马其诺防线的不利影响,据称它破坏了法国陆军的战斗精神且占用了资源,这些资源本可以更好地用于发展装甲师。
5. 呆板的军队指挥机构在战役之前犯下了多项错误,事实证明,他们也无法应对变化无常的现代战场。
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部无法调和的政治分歧与腐败现象,据称,这些现象削弱了国家团结一致面对侵略的能力。
新观点:
1. 陆军缺乏空中支援,野战军战术层面的防御火力不足。
2. 法军和政治领导人执着于联合作战的概念,没有采用将自身资源投入重大战役的计划。法国工业没有做好大规模制造新武器的准备,军事领导人无法及时训练士兵,为他们配备新装备,重建本土陆军和空军的努力失败。
3. 法国长期痴迷于维护大国形象,没有与盟国制定阻止德国入侵的军事计划;忽略了帝国形象并不能加强法国安全的事实。
4. 英国无法在地面或空中为法军提供支援。英国投入的远征军规模小且训练不足,并且缺乏拥有火炮坦克的装甲师,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拒绝投入“喷火”战斗机,无法夺取了空中优势。
而且,现有著作几乎只关注“黄色方案”德军西线攻势的开始阶段,而摒弃了德军攻势后来的阶段,即“红色方案”,或者仅将其当成短暂的尾声。许多著作在1940 年6 月3日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退后就停止了叙述,似乎那就是法国战役的结尾,从而忽略了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又向法国派出第二支远征军并再次撤退的事实。
那么,法国战役真的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就结束了吗?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即便是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的读者也往往认为下一件大事是不列颠之战。
可是,法国战役还持续了数周。英国又派了一支部队在法国登陆,意图继续战斗或者帮助法国人坚定信心。此后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例如,英国第二支远征军司令布鲁克违反命令不战先逃;德军对屠杀战俘毫无悔恨之心,尤其是对那些英勇奋战的法国殖民地部队;“兰开斯特里亚”号的灾难;1940年6月21日—24日与意大利的短暂冲突……
1940年6月传奇式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仍有大量英军部队与法国盟友并肩抗击德军。在阿布维尔发动一次猛烈反攻,接着又在索姆河沿线顽强防守后,英军被迫从勒阿弗尔、瑟堡、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再次撤退。法国垂死挣扎的同时,政治家和军人却在争论该做什么——到底是逃往英国或北非,还是寻求停战。
本书焦点是“红色方案”和1940年6月的海军和空军的行动,详细介绍了法国战役结束前三周的情况,并解释了这段时期对战争余下阶段英法关系的影响。本书还从军事、政治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1940年6月法国的崩溃,以及意外缴获的军事装备、燃油和工业资源如何增强了第三帝国打击下一个对手苏联的能力。
......(更多)
作者简介
罗伯特•福尔奇克(Robert Forczyk):拥有马里兰大学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博士学位,有着深厚的欧亚战争史背景,曾在美国第2和第4步兵师担任装甲军官18年,后又在第29步兵师(轻型)担任情报军官,目前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顾问。他也是装甲战历史研究的先驱,著有《东线坦克战1941—1945》。
译者简介
姚军:福建厦门人,军事爱好者,从事军事历史书翻译工作多年,已出版《二战精锐对决系列》《决胜诺曼底:登陆战中的科技、工程与特种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与战术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阿登战役:希特勒的冬季攻势》等译著。
......(更多)
前言
第1章 迈向灾难之路,1918—1939年
第2章 疑云
第3章 中路无法守住
第4章 走向大海
第5章 阿布维尔之败
第6章 魏刚防线
第7章 埃纳河决战
第8章 瓦解
第9章 墨索里尼的豪赌
第10章 占领
词汇表
附录A 盟军战斗序列,1940年6月5日法军最高司令部(GQG)
附录B 德军战斗序列,1940年6月5日
参考文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