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最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书从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方法入手以微观字形、字义建构宏观思想史,鲜明地体现了傅氏"哲学乃语言学之副产品"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学术风格。
......(更多)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治学原则影响深远。
......(更多)
序
引语.
上卷释字
第一章 提纲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统计及其字义
第三章 《周诰》中之“性”“命”字
第四章 《诗经》中之“性”“命”字
第五章 《左传》、《国语》中之“性”“命”字
第六章 《论语》中之“性”“命”字
第七章 论《告子》言“性”实言“生”兼论《孟子》一书之“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八章 论《荀子?性恶》、《正名》诸篇中之“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九章 论《吕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十章 “生”与“性”、“令”与“命”之语言学的关系
中卷释义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
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无常”论
第三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
第四章 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
第五章 总叙以下数章
第六章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论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第九章 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第十章 本卷结语
下卷释绪
第一章 汉代性之二元说
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
......(更多)
本卷所论之范围,大体以先秦遗闻中“生”“性”“令”“命”诸字统计为限,并分析其含义,除非为解释字义之必要,不涉及思想上之问题。以此统计分析为基础,在第二卷中进而疏论晚周儒家之性命说。【p9】
语学的观点之外,又有历史的观点,两者同样重要。用语学的观点所以识“性”“命”诸字之原,用历史的观点所以疏性论历来之变。【p5】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