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是奥古斯古在希波了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公元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秘书的卑微,歌颂基督的恩泽为全书主旨,全书共十三卷,首九卷讲述了他出生到母亲病逝的家史,公别叙述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时期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成长和转变的经历,第十卷记述了他撰写的《忏悔录》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看作是自传的结束语,后三卷则以诠释《圣经·旧约》第一章以及阐释一些哲学和神学理论为主,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奥古斯丁时而心潮澎湃地吐露对神的由衷的赞美,时而痛心疾首地宣泄对人类和他自己的大声的斥责,时而他地深回忆,扪心自问,自言自语,仿佛读者并不存在,时而又会仰望着上苍,娓娓交谈,一副真诚而又神秘的口吻,时而他思绪流畅,文思如泉涌,时而又苦思冥想,百般搜词录句,努力传达自己似乎超越语方的思想和见解。无论如何,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阅读这个古代伟人的自述,我们也会为他的虔诚和坦诚,他的学识和真知,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而感动。
......(更多)
奥古斯丁 AureliusAugustinus
354 -430
欧洲中世纪哲学家、神学家、罗马基督教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新柏拉图主义者、基督教教父哲学的完成者。
生平与著作
354年11月13曰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临近历史名城迦太基),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腊斯。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父亲是异教徒。奥古斯丁家庭并不富裕,勉强在本地和马道拉、迦太基等城学完当时罗马帝国规定的三级制教育。374~386年,他先后在塔加斯特、迦太基、罗马、米兰等地教授语法和修辞。他在青年时代生活极为放荡,但求知欲甚强,思想颇为敏锐。善恶问题是他毕生思考的主题。他一度信奉摩尼教,接受它的善恶二元论学说,认为恶起源于某种实体。他通过学习新柏拉图学派的著作和在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的影响下,33岁时放弃摩尼教,皈依基督教。他一反过去的放荡生活,抛弃情人和未婚妻,过清心寡欲的修道士生活。388年返回北非故居。391年升为神父。396年任北非希波(即今阿尔及利亚的安纳巴)的主教。430年 8月 28曰逝世,被教会封为伟大的圣师。他著书立说,阐述教义,著有《忏悔录》、《论自由意志》、《独语录》、《上帝之城》、《论真宗教》、《教义手册》、《论三位一体》等。他在著作中同摩尼教等学说展开激烈的论战,主要涉及原罪论、自由意志论、神恩论和预定论等神学和哲学问题。
基督教哲学
奥古斯丁以神为核心,以信仰为前提,以圣经为根据,运用新柏拉图主义理论结构论述基督教哲学的基本原理。他强调真正的哲学只能和真正的宗教即基督教结合在一起;唯独基督教才有真正的哲学。其原则是:首先信仰,然后理解,信仰以便理解,理解为了信仰。真正的哲学就是爱神。基督教哲学的核心问题,一是关于灵魂,一是关于神。基督教哲学的理论是在认识神和认识自我上建立起来的。
奥古斯丁断言,神为精神实体,是无限而永恒不变的超越存在,人们只能通过内心思辨神秘地直观它。由于人类语言的贫乏,无法表述它,只能心领神会。关于人的存在,奥古斯丁同样采取内心思辨的方法加以论证,认为主体存在的真实性以思维存在的真实性为根据。这是因为:①人人都知道自己在思维;所以思维是确凿无疑的;②怀疑和错误恰好证明自我的存在。从理论形式来说,奥古斯丁这种论点对R.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不无影响。
他继承 "三位一体" 的正统教义,论述和发挥了"原罪"和"救赎"学说。他认为,人类祖先亚当违背神的命令,吃禁果,犯了罪,本性从此败坏,因此人生来都是有罪的,人不能不犯罪;神是善的,而且是至善,它是一切善的根源;实质上,善是绝对的,唯有善存在,恶是虚无;恶本身并不存在,恶是相对于善而言的,在善之外,无所谓恶,恶无非是"善的缺乏"或"实体和本质的缺乏";人生来是个有缺陷的存在者,就其缺陷而言,是恶的;但就其存在者而言,是善的,罪恶的起源在于人类思想的邪恶,缺乏善,归根到底是背离神的善,缺乏神的善。奥古斯丁认为,背离了本性的人是不能不犯罪的,想恢复本性而行善,只有依靠至善的神。为此他断言;追求至善的神是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晚年,他根据他的善和恶两个概念,提出"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的理论。把信仰神、反对物质世界、蔑视现世生活列入"上帝之城"的领域,看作善的表现;把生活在现实物质世界而反对信仰神列入"人间之城"的领域,看作恶的表现。他告诫人们信奉神,作"上帝之城"的臣民,同时又把基督教说成是神所特选的"上帝之城"的现世代理,基督教会胜于一切世俗的国家。奥古斯丁假借善和恶的问题,把信仰神推广到社会生活中,提出教权至上论。这在基督教史上是首创的。后来中世纪经院哲学主张神权政治论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奥古斯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把哲学和神学结合在一起,从理论上为基督教确立了宗教世界观和人生观,把教父哲学推向了全盛时期。
伦理思想
奥古斯丁把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观念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结合起来建立其伦理学说。他把道德的善恶归结为人对上帝的关系,从而改变了古希腊传统的伦理学研究方向,成为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奥古斯丁认为,尘世和天国是绝对对立的,人由于亚当的原罪而远离了上帝,因而具有自私和趋向邪恶的倾向,人只有信仰、热爱和顺从上帝,才能从原罪中拯救自己。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为上帝和敬事上帝所得的快乐,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脱离尘世的罪恶的"人间之城",进入幸福的"上帝之城"。奥古斯丁认为,推动人类行动的力量不是理性,而是爱。他所说的爱有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爱,即自爱,这种爱使人自私、骄傲、堕落,远离上帝而铸成罪恶;另一种是对上帝的爱,即仁爱,它使人慈善、谦卑、顺从,并不断接近上帝,达到至善。因此,对上帝的爱是道德的最高原则,热爱上帝是最高的美德,其他一切德性如果不是充满对上帝的爱,就没有任何价值。他指出,人由于原罪而丧失了自由,但由于上帝的仁慈,人又有了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所以人就有了选择善恶的意愿和能力,而且只要人意愿去做,他就有能力做到择善祛恶。在他看来,能力和意愿也是一致的,意愿即是意志,即是行动。奥古斯丁特别强调个人的内心斗争和良心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我和我自己斗争"的内心风暴,才能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上帝面前,通过忏悔和反省,接受良心的谴责,惩罚自己的罪恶;只有"我与我的决斗",才能克制使人堕落的肉体欲望,挣脱束缚意志的情欲铁链,净化灵魂的自我,做到安贫、温良、哀痛、饥渴慕义、慈惠待人、纯洁、和平。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后来被托马斯·阿奎那所继承,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庞大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成为基督教道德的理论基石。
......(更多)
译序
卷一 十五岁以前
对上帝的祈祷与沉思
奥古斯丁的幼年
卷二 十六岁
青春期
偷摘梨树
卷三 二六岁至二八岁
初到迦太基
西塞罗与《圣经》
加入摩尼教
他的母闪莫妮卡忧心忡忡
卷四 从十九岁到二十八岁
寻求拯救
痛失好友
受造物的短暂无常
他写了一本书
卷五 二十八岁
福斯图斯来到迦太基
奥古斯丁前往罗马
来到米兰
卷六 二十九岁
莫妮卡来到米兰
他的内心仍在寻找
阿利比乌斯和内布利提乌斯
节欲问题
卷七 三十岁
意识到上帝是不会朽坏的
罪恶之源的问题
开始从这圩有形的思维中解脱出来
卷八 三十一岁
维克托利努斯的皈依
奥古斯丁的皈依
卷九 三十二岁
受教会接纳
莫妮卡之死
卷十 尾声
忏悔的理由
什么是上帝?
对记忆的分析
褥告
奥古斯丁的现状
真正的中保
......(更多)
要摆脱我们的可怕的处境,有四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浑浑噩噩。它的实质在于对生命是罪恶和荒谬一无所知,毫不理解。 第二种方法是寻欢作乐。 第三种办法是使用强力手段。它的实质在于,理解生命是罪恶和荒谬之后,就把它毁灭。 第四种办法是无所作为。
没有一人能丧失你,除非他离弃你,而离弃了你能走往哪里,能逃去哪里呢?不过是离弃了慈详的你,走向愤怒的你
但当时我的内心产生了一种与此完全相反的情绪:一面我极度厌倦生活,一面却害怕死。
我在女人跟前经常失败,就是由于我太爱她们了。
一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就是获得自由的手段,而我们急切地追求的金钱却是是我们受奴役的工具。因此,我对自己所有的金钱抓得很紧,而对没到手的却无所谓。
我反复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用语言描绘的,它只能用心体会,感受越深就越无法描述,因为真正的幸福不就是一系列事实的积累,而就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我宁肯为我所爱的人的幸福而千百次的牺牲自己的幸福,我看她的名誉比我的生命还要宝贵,即使我可以享受一切快乐,也绝不肯破坏她片刻的安宁。
可见婴儿的纯洁不过就是肢体的稚弱,而不就是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验到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
但是,我也是命中注定,一辈子只能有一次真正用爱情去恋爱。不是她,而是另外一个人将占有我的心灵的最初的同时也是最后的叹息。
邪恶进攻正直的心灵,从来不就是那么大张旗鼓的,它总就是想法子来偷袭,总戴着某种诡辩的面具,还时常披着某道德的外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