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以批评者之姿态贴近、观察文学现场,以写作者之本能参与、表达文学现场。
全书共分三辑,辑一、辑二眼光向外,着眼当代,阅人、阅世、阅文,剖析、解读同代人的创作。既包括对汪曾祺、史铁生、张洁等逝者的追念和回忆,也涵盖对莫言、格非、张炜、梁鸿、何向阳等同道的赏鉴与评论,以李洱之口与心,道出了他人所不能道的幽微与精彩。辑三回归自身,集中展示了作者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经验,关于如何读经典、如何悟文心、如何写自身。若你对阅读与写作之得失有所希冀,此辑或许可以作一管窥。
互相观照,保持对话。置身中国当代文学场域空间,与书本之上与笔墨之外的文与人,一起在场。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洱最新文学笔记
✮专业的鉴赏 一流的对话
✮自我,与他者,与世界 一起在场
“汪曾祺,在口语中找到了自己的家。你在家里,当然要说人话。”
“史铁生则向我们提供了求知方法和精神维度,以及进行精神叙事的突破性实验。”
“这个时代的写作尤其需要作家把才智、经历、 体验、失败感整合到一起去,并为它赋形。”
“在我看来,深入生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深入认识生活。”
“如果要问我,在你眼里,小说写作在这个时代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姿态,我会说,我倾向于认为,一定要与时代保持紧张的对话关系。”
……
李洱的小说创作实绩有目共睹,无论是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中国十佳长篇小说的《花腔》、得到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赞赏推荐的《石榴树上结樱桃》,还是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应物兄》,向以百科全书式的高知识容量,以及对时代人心的精准描摹为特色。《超低空飞行:同代人的写作》一书,恰是作家独特文学世界的集中呈现。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专业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洞见、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独特创作理念和个性,而且知人论世,对当代文坛同时代人的写作保持高度关注,既有“理解之同情”,又有“一起在场”的批评与对话,读者可以从中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当代文学场域的整体生态和图景风貌。
......(更多)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等。《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应物兄》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更多)
......(更多)
他要回到诚实的个人, 回到真切的语气, 回到世俗的烟火,回到一个老百姓的位置。
她的才气和痴气、舒缓与峻急、风雅和烟火气、坦承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敏感和牢骚满腹防肠断,在小说中纠缠在一起,扯不断理还乱,还跳跃着,捂都捂不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