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紫罗兰的魅影

紫罗兰的魅影
作者:陈建华
副标题:周瘦鹃与上海文学文化,1911-1949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9-03
ISBN:9787532169191
行业:教育
浏览数:67

内容简介

周瘦鹃是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礼拜六派”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出版家和电影评论家。在思想上他实践“新旧兼备”的改良主张,将国粹与西化熔于一炉。其小说创作颂扬“高尚纯洁”的爱情,同情妇女与弱势群体;形式上文言与白话并重,传承中国抒情传统,借鉴西方小说技巧,具有雅俗共赏的美学价值。他通过“影戏小说”等引进西方电影观念,为中国早期电影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瘦鹃与紫罗兰的爱情传奇,事实与虚构交错,反映了民国时期爱情、婚姻与家庭的复杂性。同时,周氏及其同人把紫罗兰打造成文学杂志的品牌,以传统名花美人的审美意趣打造时尚女郎的形象,藉以传播现代物质文明,给市民大众带来美好明天的憧憬。

本书凝聚了陈建华教授多年研究成果,材料扎实,角度新颖,方法上将微观与宏观、实证与理论相结合,充分体现海内外关于民国文学与城市研究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学术传统的优势,不仅对于周瘦鹃研究具国际前沿性,对于民国通俗文学与都市大众文化的研究也具示范意义。

......(更多)

作者简介

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欧柏林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与台湾中研院访问学者。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著作有Revolution and Form: Mao Dun’s Early Fiction and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Brill, 2018)、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 (M. E. Sharpe, 2013)、《中国江浙地区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雕笼与火鸟(三十年集)》《古今与跨界——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文以载车——民国火车小传》《陆小曼•1927•上海》等。诗文创作有《陈建华诗选》《乱世萨克斯风》《去年夏天在纽约》《灵氛回响》《凌波微语》等。

......(更多)

目录

序章 文言、白话与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

一、文学史的“文言”视角

二、文言与白话:历史轮流转

三、小说与纯文学

四、《玉梨魂》与“共和”文化政治

五、周瘦鹃与民初范式转型

六、1920年代:公民社会与文学空间

七、余论:世纪回眸新旧传统

第一部 思想、社会与文学背景

第二章 周瘦鹃、茅盾与二十年代初新旧文学论战

一、“新”、“旧”文学之争

二、新旧文学交手

三、《自由谈小说特刊》

四、“新文学”强势话语

第三章 对照镜:“新”与“旧”的历史脉络化

一、《留声机片》:女性痛苦与娱乐的反讽

二、《创造》:女体消费与乌托邦空间

三、 女性解放的不同想象

四、对照镜:新与旧的脉络化

五、余波与反思

第四章 《申报?自由谈》: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

一、《自由谈》的沧桑

二、“言论自由”的政治实践

三、自觉开拓“言论自由”空间

四、“小家庭”与国族想象

五、新文人传统

第二部 紫罗兰与“爱的社群”

第五章 “紫罗兰”的自我再现与都市镜像

一、自传体文本

二、性别错乱:林黛玉与紫罗兰的幽灵

三、“我的心很脆弱”

四、“我是一个爱美成癖的人”

五、“我是悲观的”

六、“我是快乐的”

第六章 紫罗兰魅影: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紫罗兰现象

二、《爱的供状》: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拉锯

三、紫罗兰小说话语

第七章 文学商品与文化意涵

一、 紫罗兰走向公共空间

二、 多种面孔与集体身份

三、 绯闻:人言可畏的游戏

四、 名花美人传统的终结

第三部 小说创作

第八章 早期心理小说与“礼拜六派”

一、革命与共和、复古与西化

二、“鸳鸯蝴蝶派”与“礼拜六派”之辨

三、心理叙事的里外开拓

四、文学场域“多元共生”的愿景

第九章 “杜撰”小说:民初政治、女性与美学

一、自认“伪翻译”

二、革命、战争与国家意识形态

三、英雌群像与家国想象

四、暴力美学与抒情传统

五、抒情传统的现代命运

第十章 抒情传统、欧美文学与上海杂交

一、从抒情走向喧嚣的都市交响

二、拿破仑与法兰西浪漫主义

三、“模范家庭”的核心价值

四、教堂尖顶下的社会良心

五、从抒情走向说教

第十一章 “诗的小说”与抒情传统的回归

一、诗与小说的中西谱系

二、反讽与吊柜

三、怪诞与象征

四、被撕裂的抒情传统

第四部 电影文化

第十二章 文人从影与中国早期电影

一、 引子:一个日本链接

二、《影戏话》:电影观念的世界接轨

三、“影戏小说”与本土文化政治

四、移植好莱坞明星文化

五、默片时代与新文人精神

第十三章 《影戏话》: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

一、从茶馆、戏园到影院

二、 追求“逼真”:“新剧”与“影戏”

三、 观念转型

四、类型电影评论

五、中国电影呼之欲出

第十四章:“影戏小说”:早期欧美电影翻译

一、早期电影史背景与理论切入

二、“新女性”与家国伦理

三、抒情与影像:语言的张力

四、“全景景观”与美感经验

五、“俗语现代主义”与本土特征

第十五章 现代文学主体的视像技术建构

一、电影文化与现代意识

二、《红颜知己》:现代传媒的狂想

三、“脑”代替“心”:意识主体的转型

四、感知空间的视觉技术建构

五、“九华帐”的屏幕装置

六、说服诗学与民国主体

七:现代文学主体的诞生

第十六章 结语:上海世俗的百年沧桑

一、引子

二、文学、新剧和电影的会合

三、维多利亚连接:从周瘦鹃到张爱玲

四、《繁花》:世俗精神的新世纪展望

附录:陈新民 我所知道的周吟萍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