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年度选书 |《时代》非虚构类年度选书 |《金融时报》年度选书 | Goodreads评分4.36,评分人数15,000+
飞吧,反正就坠落这么一回 | 不矫饰,不可耻,不释怀,不绝望 | 太好了,我没救了
丹麦传奇作家托芙·迪特莱弗森的回忆录,去世多年后终于在欧美引爆“托芙热”——不可一再错过的杰作!
12岁开始写作,18岁发表第一首诗,22岁出版第一部诗集,一生经历4段婚姻,回忆录终章出版5年后离世 | 这部作品将永远存在,无论我的命运如何成形
·
本作品是丹麦诗人、作家托芙·迪特莱弗森的个人成长史。一战期间,她出生于哥本哈根西桥区一个被失业阴影所笼罩的工人阶级家庭。爱好文学的父亲忙于生计,似乎从未年轻过;虽认定女孩不能成为诗人,却仍对她稚拙的作品抱有诚挚的兴趣。母亲似乎永远不会老,总是随心所欲,以至令她难以判断母爱的形态。英俊的哥哥或许忍不住嘲弄她,却也不吝赞美;本该是全家人的骄傲,却早早陷入生活的泥沼。她自己则被同龄人视作怪胎,于是下定决心装傻充愣。中学毕业后,她开始辗转于各种工作之间,发现自己除了写作什么也不擅长。许多个夜晚,她与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共舞,尚未坠入爱河。她依赖他人的接纳了解世界,依赖对爱情的想象数次进出婚姻。她不断地说自己痛恨改变,却不断地打破安定的现状。无论如何,令她从现实之下存活的唯有写作。
·
️ 迪特莱弗森的才华是显而易见的……她就像格蕾丝·佩雷和艾丽丝·门罗,寥寥几页就能把握一场婚姻的全部故事。她总说自己有多么被动、多么无力,而事实恰恰相反,这部作品也因此闪烁着希望。纵使写作无法将她从她的自身中解救出来,她依旧能够飞越世间的期许,只身寻找真相。——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 在她过早的死亡来临前,托芙•迪特莱弗森得以写就不少书,其中最重要的是她的回忆录。她以毫不留情的诚实和一颗慷慨的心,描写了曾与她一起生活、同床共枕的男人。不幸的是,她的同代人并不欣赏她的诚实,这导致最终没有任何男人敢在大街上与她对话,因为害怕出现在她的下一部作品中。——托芙·迪特莱弗森
️ 像许多冷静、诗意的现代主义者一样,……,迪特莱弗森因她的锋芒而出众、而受伤。……身为作家,她太擅长破坏平衡,承认了怯懦的回忆录写作者永远不会承认的东西:如怪物一般的私利。——《纽约客》
️ 有些作家的语句就像水龙头里冰冷的汩汩水流,刺痛着我们;有些作家的文字则缓缓升温,带来舒心的暖意。丹麦作家托芙·迪特莱弗森的作品两种特质兼具。……她的文笔往往直截了当,却刻画出一种催眠般的欲念,那是对艺术家生活的渴望与对常态的索求之间的拉扯。——《波士顿环球报》
️ 迪特莱弗森懂得自嘲,有效地呈现了一个孩子身处幽闭环境中的鱼眼视角;她明白回忆录写作者的部分工作在于记起生活的触感,用曾经的自己无法办到的方式将其组合起来……在呈现迟缓的醒悟、飞快的刻画、精炼的讽刺上,迪特莱弗森是一位大师。——《哈泼斯杂志》
......(更多)
托芙·迪特莱弗森(Tove Ditlevsen)
丹麦诗人、作家。1917年出生于哥本哈根西桥区的一个工人家庭。围绕童年、记忆、伤痛、女性等主题创作了大量作品。获金桂叶奖(1955)、丹麦文化部儿童图书奖(1959)、索伦·于尔登达尔奖(1971)等荣誉。1976年因过量服用安眠药身亡。去世后,大量民众自发为她送葬。在她出生成长的街区,一片广场以她的名字命名(Tove Ditlevsens Plads)。
......(更多)
......(更多)
我快要六岁了,很快就会去上学,因为我能阅读和书写。妈妈自豪地告诉所有愿意听她说话的人。她说: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好脑子。所以她或许是爱我的?我和她的关系是亲密的,痛苦的,脆弱的,我总要不断地从中寻找任何爱的迹象。我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取悦她,逗她笑,防止她生气。这当中的工作极其艰巨,因为与此同时,我还要向她隐瞒许多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