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研究领域,无论怎样赞美雷蒙德·威廉斯的贡献都不过分。马修·阿诺德和利维斯把文化视为人类“所思所言的精华”,宣称只有少数人才享有文化,他们强调了文化本身超越物质性的一面,以精神贵族自居,垄断了文化话语权。威廉斯则把文化定义为“一种整体生活方式”,彰显文化的物质性和日常性,从而颠覆了精英主义的文化观念,用文化来诠释大众的日常生活。毫不夸张地说,威廉斯对文化定义的拓展预设了当代文化研究的疆域,奠定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从事文化研究,威廉斯是必须加以了解的一个人物,《政治与文学》是《新左派评论》三位编辑对威廉斯的学术访谈,《政治与文学》内容涉及威廉斯个人生活和学术发展的几乎全部主要历程,对于理解威廉斯的学术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更多)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家、批评家和文化思想家,文化研究的主要奠基者。威廉斯出生于威尔士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46年被牛津大学辅导课程委员会委任为指导教师,开始从事长达15年的成人教育工作。1961年,威廉斯就任剑桥大学讲师,并于1974年获得戏剧教授职位,直至去世。
威廉斯学识渊博,在文学、社会学、文化史以及电视理论、女性主义等多方面均有重要建树。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1958年)、《漫长的革命》(1961年)、《现代悲剧》(1966年)、《乡村与城市》(1973年)、《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1974年)、《关键词》(1976年)、《唯物主义和文化中的问题》(1980年)、《文化社会学》(1982年)、《走向2000年》(1983年)等近30部著作和数百篇论文。《政治与文学》(1979年)是一本关于威廉斯的访谈,由《新左派评论》进行。它是一幅非凡的肖像描绘,呈现了一位在西方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
樊柯,河南周口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参撰《莎士比亚与圣经》(商务印书馆,2006年)等著作,发表过《文化理解的效果历史事件》、《解放的乌托邦》、《消费社会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让·波德里亚》等十余篇论文和译文。承担《政治与文学》第三、四、五部分的翻译工作。
王卫芬,河南鹤壁人,现任教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从事文化传播与编辑出版研究。承担《政治与文学》第一、二部分的翻译工作。
......(更多)
前 言
雷蒙德·威廉斯年表
Ⅰ.传记
1.少年时代
2.剑桥
3.战争
4.重返剑桥
5.《政治与文学》
6.成人教育
7.五十年代
Ⅱ.文化
1.《文化与社会》
2.《长期革命》
3.《关键词》
Ⅲ.戏剧
1.《戏剧:从易卜生到艾略特》
2.布莱希特和布莱希特之后
Ⅳ.文学
1.《阅读与批评》
2.《英国小说:从狄更斯到劳伦斯》
3.威尔士三部曲与《志愿者》
4.《乡村与城市》
5.《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Ⅴ.政治
1.英国:1956~1978
2.《奥威尔》
3.俄国革命
4.通向变革的两条道路
参考书目
......(更多)
危害个人自由的最凶恶的敌人,正是那些最需要自由的人。
所有对“个人主义”和“象牙塔”的攻击,所有信誓旦旦的诸如“只有在跟集体融为一体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个性”之类的陈腐谰言,都不能越过这样一个事实,即被收买的头脑,必定是个被糟践的头脑。如果没有自发性,文学创作就是不可能的,就连语言本身也会跟现在的完全不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