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更多)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1790年,亚当·斯密在克科底去逝。他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更多)
导论及全书设计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问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起因
第三章 论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使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论用劳动表示的商品价格和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和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 由于用途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不平等
第二节 由于欧洲的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第二节 论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产品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产品的各自价值的比例的变动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使用
引 言
第一章 论资产的分类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支出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产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的抑制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城市商业如何对乡村改良做出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引 言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特殊限制
第一节 论即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论即便根据其他原则,这种特殊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论欧洲从发现美洲以及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道中得到的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或论把土地产物看做是各国收入及财富惟一或主要来源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
第一节 论国防开支
第二节 论司法开支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
第四节 论维护君主尊严的费用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一节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资金或收入源泉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
附 录
英汉人名、地名、术语对照表
......(更多)
商品一般出卖的实际价格称为市场价格。 所有具体商品的市场价格,都取决于实际送到市场的数量与愿意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有效需求者),即愿意支付将商品送入市场所必需的地租、劳动(工资)和利润全部价值的人的需求的两者比例。
在法国,从查理曼大帝时代开始,在英国则从大威廉时代以来,镑、先令和便士,虽然在价值上有很大变动,但彼此之间的比例和现在相比几乎没有多大差别。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是贪婪不公的。他门欺骗臣民,逐渐削减了货币所含贵重金属的真实分量。
文明壮禽的重要商业,就是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通商。这种商业,有的是以原生产物与制造晶直接交换,有的是以货币或纸币作媒介交援。农村以生活资料及制造材料供给都市,都市则以.部分制造品供给农村居民。不再生产亦不能再生产生活资料的都市,其金部财富和全部生活资料都可说是得自农村。
经济人互通有无,物物互换,互相交易,是人类本性的一个根本特征,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性、经常性和不断的努力是国民财富赖以产生和增长的重大原因。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作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作出的大。
战争与政治上的一般变革,可以轻易地以商业为唯一来源的富源趋于耗竭。
我们的晚餐不是得自屠夫、酿酒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
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
有的人认为城市产业重要;有的人又力说农村产业重要。这些不相同的学说,不仅对学者们的意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君王和国家的政策亦为它们所左右。
无论在什么地方,一般工资水平,取决于前述两种人通常会达成的契约。在议定契约的过程中,双方的利益绝不相同。工人们希望尽可能获得高额工资,而雇主们则希望尽可能少付工资。工人们往往联合起来提高工资,而雇主们也往往联合起来压低工资。
既没有打算,事前也不知道,我们对私人目的的追求,便促进了一个超过我们原有的更大的目的,看不见的手,于是作为作用于人类命运的一个最初的动力。
很多时候,一个人需要兄弟朋友的帮助,但假如他真的要依靠他们的仁慈之心.他将会失望。倘若在需求中他能引起对方的利己之心,从而证明帮助他人是对自己有益的事,那么这个人的成功机会较大。
司法权如不脱离行政权而独立,要想公道不为世俗所谓政治势力所牺牲,那就千难万难了。肩负国家重任的人,纵无何等腐败观念,有时也会认为,为了国家的重大利害关系,必须牺牲个人的权利。但是,各个人的自由,各个人对于自己所抱的安全感,全赖有公平的司法行政。
东印度孟加拉各省,以及中国东部的几个省,似乎也在极早的时期已有农业和制造业上的改良,虽然关于这种往古事迹的真相,我们欧洲有权威的历史学家尚未能予以确证。印度的恒河承其他本河,分出许多可通的支流,与埃及的尼罗河无异。中国表部备省也有若干大江大河,分成许许多多支流和水道,相互交通着,扩太了内地航行的范围。这种航行范围的广阔,不但非尼罗河或恒河所可比拟,即此二大河金在一起也望尘莫及。但令人毒怪的是,古代埃及人、印度人和中国人,都不奖励外国贸易。他们的财富似乎全然得自内陆的航行。
不论何种职务,要其执行良好,其报酬或薪俸似须尽可能与该职务的性质相称。如报酬过少,那就很容易由奉职者大部分的卑劣无能而受到损害;如报酬过多,那就很容易由他们的疏忽怠惰而受到更大的损窖。
一国每年支出的费用,不但有国防费、君主养尊费,而且有国家宪法未规定由何等特定收入来开支的其他必要政费。这些费用的开支,有两个来源:第一,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而与人民收入无何等关系的资源;第二.人民的收入。
任何人向他人提出任何形式的交易建议,都是这样想:给我所需要的.我就会给你所需要的——这是每一个交易建议的含义,而我们从这种互利的办法中.所获的会比我们所需要的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