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的理论文集,全书注重跨文化的视野,分别介绍了跨文化视野中的电影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文学研究两大部分的内容,适合电影及文学研究者。
本书注重跨文化的视野,首先概述了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近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然后分析主要的理由和批评方法,重点揭露西方中心的话语霸权,兼论好来坞与国际电影节;第二部分注重跨学科的视野,概述美国文学史、电影史、文化史三个学科在20世纪的发展变迁,然后以比较文学为切入点探讨西方理论和中国文学研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哈里斯认为,“蔡楚生塑造的新女性,割裂在文字与图像、语言与沉默、阶级与性别、主题与修辞之间。这些裂痕为该故事的另一种颠覆性的解读留下了余地”(297)
对阿巴斯来说,这些技巧并不试图对抗消失,也不是“进行反抗的批评策略”;相反,他们坚持的是“与‘消失’共存,把‘消失’带到别处”,或者“用消失来对抗消失”(8)。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