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兹先生喝咖啡,进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让“扮演”作家的彼得·汉德克卸下伪装,寻找托卡尔丘克“小我”里的精神神话。
一场场锐利的对话,在柏琳的手上开刃,涵盖五大洲,二十二场对话,在地域与人物的交织下,柏琳用语言形成一个主题的闭环:从欧洲精神、宗教信仰在新时代 的嬗变,到新一代旅行文学、全球化的争议、巴以冲突,等等。它们各自成因又彼此相关。为认识当下世界的“所以然”提供了一次“窥探”的契机。
......(更多)
柏琳,现在是独立文化记者,青年写作者,曾采访国内外近120位文化界人士。目前正进行关于南部斯拉夫历史的旅行文化书写,作品系列见于《单读》《读书》等。
......(更多)
序言
马丁•瓦尔泽
纳韦德•凯尔曼尼
萨沙•斯坦尼西奇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阿列克谢耶维奇
费列特•奥尔罕•帕慕克
阿摩司•奥兹
大卫•邵洛伊
杰夫•戴尔
科林•巴雷特
阿扎尔•纳菲西
彼得•汉德克
马利亚什•贝拉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米哈伊尔•波波夫
大卫•格罗斯曼
埃特加•凯雷特
布阿莱姆•桑萨尔
樊尚•梅萨日
玛丽莲•罗宾逊
迈克尔•夏邦
马丁•卡帕罗斯
附录
......(更多)
许多伟大的德国人都是反对“德国性”的(最德国),这让他们免于任何德国民族主义者所提出的自我荣耀和拥有文化领导权的慢妄想。很少有人能比尼采更严厉地蔑视德国:“每当我描绘一个违背我所有直觉的人时,他总会变成德国人。”对德国性的批评和拒绝,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主旨,这种民族自我批评具有无法比拟的苛刻和彻底性。德国应该为这些不以德国为荣的人感到自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