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之一,共16篇,是作家1991-1992年在美国讲学期间写下的散文,内容均为作者在美国的亲身经历见闻,题材丰富,涉及面广,有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描述,有通过具体事件对美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差异进行的分析,有作者在美国生活的各种趣闻轶事,还有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恋爱结婚、成名前开酒吧谋生以及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回顾等等。本书风格一如他的小说,既生动、机智、幽默,又不乏深入的思考,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有趣小书。
......(更多)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之歌》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更多)
门外的村上(译序)
普林斯顿——写在前面
禁止带入酸梅干盒饭
大学村Snobbism的兴亡
美国版“团块世代”
在美国跑步在日本跑步
斯蒂芬·金与郊外恶梦
谁杀死了爵士乐
伯克利归来路上
黄金分割与丰田·皇冠
关于精力旺盛的女人们的考察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穿运动鞋去理发店
描绘“卡弗的国家”的罗伯特·阿特曼电影迷宫
远离卷心菜卷
从布鲁克斯兄弟到POWER BOOK
“金字塔”景观
再见了普林斯顿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后记
......(更多)
一种服装风格(小说风格也是同样)不是靠理论、道理和宣传普及开来的。只有人们亲眼看到“实例”并且心悦诚服——噢,原来衣服可以这样穿;噢,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才会在世间广为传播。
我认为电影本来就是相当离经叛道的那类东西,一旦做出道貌岸然的面孔,所谓电影魅力就难免大打折扣。 较之自身的个人价值,此类人对自己所属公司或政府机关的名称以至自己的统考分数远为正正经经地看重,甚至直接以此作为自身的个人价值。这一事实也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惊愕。 P 20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