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作者:(春秋) 孙武著 / (三国) 曹操注 / 郭化若译注
译者:郭化若
副标题:插图珍藏本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23-08
ISBN:9787573206503
行业:其它
浏览数:14

内容简介

·三国枭雄曹操注释,著名军事家郭化若译注,畅销多年,堪称经典。

·艺术纸装裱弓形函套,布面精装锁线,双色印刷,配有五十余幅宋代兵备版画,附赠明代“画仙”吴彬绘《岁华纪胜·阅操图》复刻长卷一幅、版画书签四枚。

.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本书即在郭化若孙子译注的基础上加上了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兵学之精华。书中50余幅版画插图精选自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供读者观览中国古代兵器装备之丰富多样。

《孙子兵法(插图珍藏本)》,采用布面精装锁线、艺术纸装裱弓形函套外加纸盒保护的装帧形式,内文选用80克东方书纸,全书双色印刷,版面疏朗醒目、容易阅读,附赠明代“画仙”吴彬绘《岁华纪胜·阅操图》复刻长卷一幅、宋代兵备版画书签四枚。整本书可读可赏、形质兼美,诚为珍藏、赠客之佳品。

.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曹操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唐太宗李世民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明朝军事学者茅元仪

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孙中山

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学真理。——毛泽东

我推荐这本书成为一切政界人士乃至大学生的必读作品。如果有幸当选总统,我要以法律的名义要求所有官兵每年参加两次《孙子兵法》的考试,要笔试加口试,95分才算及格,考不及格的人要降级处理,想上诉的话就罢免他们的官衔。——美国亚洲问题专家詹姆斯·克拉维尔

《孙子兵法》所提供的是没有时代界限的处事原则,我相信无论对政治家还是对各种企业家来说,它都是可以学习的老师,可以获得指导的经典。——美国总统克林顿

在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兵法》最佳,《战争论》只能屈居第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克里费德

《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

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更多)

作者简介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历代学者尊他为“兵家至圣”,西方军事统帅称他为“东方兵学鼻祖”。

.

郭化若(1904—1995),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青年时代起即投身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近完整地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及领导的各种武装斗争的全过程,如东征、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兼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司令员和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军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戎马生涯之余,军事理论研究从未中断,用力至勤,硕果累累,《孙子兵法》研究,享誉海内外,为揭示《孙子兵法》军事学术和军事哲学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除《孙子译注》外,尚有《郭化若军事论文选集》《郭化若回忆录》《新教育教学法》《郭化若诗词墨迹选》《郭化若诗词选》《郭化若书法集》《郭化若文集》等著作问世。

......(更多)

目录

出版说明

作者简介

计篇 第一

作战篇 第二

谋攻篇 第三

形篇 第四

势篇 第五

虚实篇 第六

军争篇 第七

九变篇 第八

行军篇 第九

地形篇 第十

九地篇 第十一

火攻篇 第十二

用间篇 第十三

附录

史记·孙子列传

孙子译注·前言

孙子译注·再版的话

......(更多)

读书文摘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残简……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业,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善于用兵,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山火海。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军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未料胜,先料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胜不骄,败不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