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文字由著名学者李陀、程光炜、杨庆祥及一群年轻学者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在长时间充分准备材料的基础上,他们分几次集中讨论了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莫言、贾平凹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及个人经验,探讨作家们的创作特征,但更侧重于以文本为基础对当代文学整体做一分析,指出当下文学创作中的问题,揭示问题的社会、历史或个体成因,探求解决路径。在主持人的积极提倡、热情鼓励下,讨论参与者表达直率,观点鲜明,语风明快,经常一语中的。
......(更多)
李陀,生于1939年,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著有短篇小说多种,主编有《七十年代》等。
程光炜,生于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代表著作有《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艾青传》等。主编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
......(更多)
“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1
序言1
如何定位王安忆1
韩少功的问题33
苏童的短篇与长篇69
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上)110
贾平凹的小说世界(下)158
莫言的历史结构(上)192
莫言的历史结构(下)232
......(更多)
《日夜书》也在过去与现实之间不断地闪回,他用这种结构方式,是为了突出知青时代的生活对知青一代的深远影响,比如说像白马湖农民的生活环境使得小说中的叙述者‘我’对个人性格的复杂性、生存处境的尖锐以及人间真情的不灭,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也构成整个小说的背景性语境。
王安忆出生在一个无产阶级干部的家庭中,她在南京出生,然后跟随母亲到上海生活,是从一个外乡人的视角进入上海的,我将这个命名为‘外乡人视角下的本土记忆’。在王安忆的创作之初是有这个特征的,她以一个外乡人的身份来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她有关上海的本土记忆,对上海的本土记忆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状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