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繁體中文攝影大師卡提耶-布列松傳記
他用50mm鏡頭拍攝
他是大師中的大師
攝影史上永遠不可能忽略的人物
二十世紀是個動盪的時代,也是影像閱讀的新世紀。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卡提耶-布列松(亦之前台灣攝影界慣稱的布列松)為這個時代的影像樹立標竿,透過他的萊卡相機和50mm鏡頭,拍攝了西班牙共和黨人的悲劇命運、二戰勝利後巴黎的解放、甘地遇刺前幾小時的容顏,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卡提耶-布列松見證了時代的重大變革。
卡提耶-布列松是任何攝影者都無法忽略的大師。冷戰時代,他是第一位進入蘇聯採訪的攝影師,也是第一位在羅浮宮展出攝影作品的攝影師。他的攝影理論「決定性瞬間」更是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攝影師。
雖然出生於家教良好的資產階級家庭,但卡提耶-布列松最痛恨的卻是金錢。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族紡織企業,他卻拿起相機在世界各地拍攝。在許多人對卡提耶-布列松的回憶中,他是個害羞腼腆的人,但穿梭在人群中拍攝時,他又是個大膽又完全忘我的攝影大師。
卡提耶-布列松早年的志願是當一名畫家,習畫多年,即使後來成為一名新聞攝影師,卡提耶-布列松的作品依然講究嚴謹的構圖。在教會學校時期,卡提耶-布列松總是和他的環境格格不入,沉迷於閱讀被視為叛經離道的小說和詩歌,完全被現代派詩人波特萊爾所征服。繪畫和詩歌是卡提耶-布列松攝影的兩大元素,完美的構圖、詩人的敏銳,以及時代見證,造就了雋永的作品。
一九四七年,卡提耶-布列松和好友戰地攝影家卡帕等五人成立了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推動攝影記者擁有底片著作權,可以自由販售作品,讓攝影師獨立於雜誌、報社,從此改變了攝影記者的職業生態。至今,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依然是新聞攝影的權威機構。
卡提耶-布列松很少談論自己的作品,又是個很注重隱私的人,因此他的生平和創作根源一直不為世人所熟知。由於本書作者和卡提耶-布列松長時間接觸,卡提耶-布列松漸漸變得無話不談,甚至開放他的檔案室供作者參觀。本書詳盡回顧了卡提耶-布列松一生的重要轉捩點,讓你一探這位世紀大師的內心深處和創作歷程:他遇到了什麼人?他從繪畫和詩歌中得到什麼啟發?這些經典照片背後又有什麼拍攝故事?
書中收錄多張卡提耶-布列松經典作品,在解讀大師的同時,看到一個世紀的重大瞬間。
......(更多)
阿索利納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摩洛哥,目前居住在巴黎,是位卓越的作家和新聞記者。著作以小說家、藝術家傳記為主,計有《西默農傳》《埃爾熱:丁丁之父》等書。此外他也是電影製作人,並於二○○七年獲得「法語作品成就奬」。
徐振鋒
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系,現供職於廣告公司,業餘從事翻譯工作。曾在「文匯讀書週報」發表多篇譯文,自二○○四年起負責「譯文」的「碟海」專欄影評及樂評。
......(更多)
......(更多)
在客观罗列了他在亚洲3年生活的纪事年表后,他这样写道:我用莱卡拍摄了850卷胶片,在笔记本每一页的正反面写下了我所有的印象。所以我不可能在三页纸里重述一切。我们唯一的秘密就是不断旅行并和人们生活在一起。另外,我的妻子一直帮助我,这是我得益良多的优势。
他对瞬间的构图有一种独特的直觉,能够自动形成一幅画面,使严格的形式同环境的回声和谐统一起来。他只有在光线能够用来加强几何美感时才会对它产生兴趣。他觉得一幅肖像的成功不在于捕捉到一种表情或者一个姿势,而是一种内在的沉默——如同瞬间和永恒之间的鸿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