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说家的张爱玲,其生命力,要比作为女人的张爱玲健旺。作为女人,张爱玲已香消玉殒,“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然而作为小说家,张爱玲依然风姿绰约地活在一代代读者的想像世界。这倒应验了一句俗话: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活着。张爱玲属于后者。
由此可引出一条“规则”,用来检验作家的优秀与否,这就是:看他(她)笔下的那叠文稿一俟成书,是否真有人读,读得爱不释手,甚至像祖上宝物似的传世.让历代读者动心、动情。何谓名著?一部作品,若它在民族乃至世界文学传播史上所享有的时间长度,明显超出了作者的生年长度,也就离“名著”不远了。
......(更多)
......(更多)
序言 夏中义
第壹章 创作个性与,又学转型的误读 ——读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第贰章 毕竟是『半个』知青 ——读胡兰成《评张爱玲》
第叁章 创立张学的阐释模式 ——读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
第肆章 无光的地方有没有生命,——读唐文标《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第伍章 意识形态的迷雾 ——读柯灵《遙寄张爱玲》
第陆章 民间概念也是遮蔽 ——读陈思和《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兼论张爱玲现象》
第柒章 何谓张爱玲的现代性, ——读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
附 录 拆解『倾域』的神话 ——张爱玲《倾域之恋》创作意图辨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更多)
傅雷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这种先验的人生理想的作用下,一切与此相悖者,均可能遭到傅雷的严厉反击。 而胡兰成受张爱玲之影响,本来就认为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故对不完美的人生存在持一种相对匡荣的认同态度,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生活在卑琐乃至无意义状态中的人们,不仅产生同情与理解,甚至还会将这种生活视作人类的日常生存。
他们虽然是卑微的,有时甚至是猥琐的,可仍然有着人间真情充盈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中,他们不是好人的样板,但是人的原型的一种,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应当成为人的同类所唾弃的对象,而应成为人的同类所应当深思的课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