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撰著的一部具有广泛史料价值的历史地理典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舛讹之处和经注混淆的问题,自明末朱谋 起,开始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水经注》。清代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校勘此书,其中尤以全祖望、赵一清、戴震的成就最为卓著。为便利学者使用,清末王先谦以戴震校定的殿本为底本,附注朱赵两家的校本异文,另外还吸收了孙星衍、董祐诚、卢文 、丁履恒、谢钟英等的校勘成果,编成《合校水经注》一书。王书包含了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以前的几种最重要的校本,繁简得当,是最便于读者使用的读本,故刊行以来风行学界。为满足学界需要,我们以光绪十八年思贤讲舍刻本为底本影印《合校水经注》一书,以飨读者。
......(更多)
郦道元,生年不详,卒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五二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孝文帝时,任尚书主客郎。累迁至东荆州刺史,以严酷免官。后起用为河南尹,不久除安南将军、御史中尉。孝昌元年(五二五),奉命节度诸军征扬州,因功迁御史中丞。后以忤汝南王元悦,贬任关右大使,不久,为雍州刺史萧宝夤所杀。
所撰《水经注》四十卷,可称为古典地理文学第一部巨著。书中列举全国大小河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文字幽丽峻爽,描述历历如绘。凡河流所经之处,皆详叙其人物故事、历史古迹、神话传说,对后世山水文学有深远影响。另著《本志》十三篇、《七聘》等文,皆佚。
......(更多)
......(更多)
【注】:其水(诸次水)东经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 【校证】第〔二五〕:榆溪旧塞 《关中水道记》卷一《诸次水》引《水经注》作“榆林旧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