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植物猎人的世界收藏

植物猎人的世界收藏
作者:[英]安布拉·爱德华兹
译者:何毅
副标题:英国皇家植物园珍藏画作背后的发现之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2-12
ISBN:9787521745542
行业:其它
浏览数:54

内容简介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2021年度成员优选作品

* 英国《旁观者》杂志2021年度园艺书籍

 典藏级博物艺术佳作,历经数百年的纸上植物探险之旅

 跟随植物猎人走遍全球,踏上一场跨越时空的纸上发现之旅

 获奖园艺作家生花妙笔,揭示博物探索背后的逸闻趣事和理念变迁

【内容简介】

《植物猎人的世界收藏》是一部图文并茂、值得珍存鉴赏的作品,讲述了关于世界各地植物发现的非凡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背后的代表性人物。

从地理大发现时代一直到现代科学前沿,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踏遍世界各个角落。酷热的沙漠、险峻的山峰、茂密的丛林、偏僻的小岛,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世人也由此得以大开眼界,一睹全球千姿百态的植物奇观。

植物猎人们身份各异,动机不同,有人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有人对科学探索满腔热忱,有人向往奇花异草的经济回报,有人单纯热衷于野外探险。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其中一些被视为科学的推动者,帝国的塑造师,另一些则被视为傲慢的强盗和无耻的窃贼。但他们都为稀有植物所深深吸引,因此踏上未知的旅程,留给世人一段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探险故事。

这些奇特发现之旅的另一个产物,是一幅幅绝美手绘植物图。其中一些艺术瑰宝收存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丰富的历史图片收藏和其他珍本手稿中。本书从中精选100多幅上等艺术品,每一个章节都配有插图,另有地图注明植物猎手每次邂逅异木奇花的位置。植物世界的隐藏之美尽在其间。

【编辑推荐】

1.博物艺术的大美之作。世界文化遗产、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联手英国获奖园艺历史学家精心打造。

邱园是联合国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植物界的“大英博物馆”,全球植物爱好者的圣地。园内有约5万种植物,品类之丰富世所罕有。它既是顶尖的研究机构,也是蜚声国际的园林,在植物科学和艺术方面均有重要地位。本书的绝大多数精美植物图片和手绘作品都是从邱园闻名遐迩的艺术藏品中甄选出来的,在每一篇中都有呈现,具有典藏品质。

2.历经数个世纪,以植物为中心、以全球各大洲为坐标的发现之旅,每一种植物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都曾让人惊奇无比!

植物跟名胜古迹一样,都因其背后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而更迷人、更丰厚、更具深意,每认识一种植物,都像游览了一遍大川大河。本书按照地域、物种、年代和发现者进行分类,所描述植物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无论是探险中跌宕起伏的奇遇,还是千姿百态的植物样貌,都能引出一段段令人回味无穷的小故事。英国获奖园艺作家爱德华兹以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优雅文字将它们拼接在一起,近现代人类植物探索的全貌便跃然纸上。

3.让人大呼过瘾的植物探险奇闻异事,领略植物猎人与时俱进的探险精神

许多植物猎人是在轰轰烈烈的时代背景下踏上发现之旅的。书中既可以见到查尔斯·达尔文和亚历山大·冯·洪堡这样的科学巨擘,以及西比亚·梅里安、玛丽安娜·诺斯这样闻名于世的博物画家,也能遇到相对鲜为人知的探索者,上至17世纪第一位凭科学谋生的女性,下至当代与蜀地结缘的“日本林奈”。从帝国殖民时期的贪婪探索,到今日生态保护者的大声疾呼,“植物猎人”这一概念早已发生流变,通过形形色色的植物猎人,照见时代的经济、科学和知识潮流,洞察了不起的植物发现对全球生态的深远意义。

4.可供收藏+分享级大作。高颜值大开本,函套包装精致大气,随机赠送大幅可装裱画,是你书架上的艺术佳品,咖啡桌上的共赏美物。

典雅函套+3张装裱画,全彩高质印刷,琪花瑶草纤毫毕现,足不出户便感受自然动人心魄之美。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

安布拉・爱德华兹(Ambra Edwards)

英国获奖作家和园艺历史学家,以严谨的知识性加上有趣闲适的写作风格而知名。她曾三次被英国园艺媒体协会评为“年度记者”,她的作品经常出现在英国大报和园艺杂志上。

她的畅销书《首席园艺师》(Head Gardeners)在2017年被英国园艺媒体协会评为“年度鼓舞人心的园艺书”,《英伦花园的前世今生》(Story of The English Garden)在2018年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年度园艺书籍之一。她和佩内洛普·霍布豪斯(Penelope Hobhouse)合著的新书《园艺的故事》(The Story of Gardening)追溯了园艺从公元前3000年至今的生态种植趋势的演变历程。

译者

何毅,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教师,植物学博士,译有《大卫·爱登堡自传》《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园艺植物的拉丁名》等。

......(更多)

目录

位置图

引言

大洋洲、太平洋和东南亚诸岛

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地图上常有一块神秘的南方大陆。詹姆斯·库克为西方找到这片大陆及其邻近岛屿后,有人发现了商机,有人痴迷于科学探索,有人将其视为建立帝国的基石。在这次重大发现的推动下,专业的植物猎人出现了。

新西兰麻

——斗篷、风帆、绳索与英国海权

约瑟夫·班克斯

班克木

——奋进探险家与邱园腾飞之路

约瑟夫·班克斯/丹尼尔·索兰德

蜡花

——英年早逝的天才植物画家

悉尼·帕金森

瓦勒迈杉

——2亿年传奇物种毁于一旦?

戴维·诺布尔

柯氏彩穗木

——20世纪殿堂级植物学巨著与其作者

威妮弗雷德·玛丽·柯蒂斯博士

面包树

——世外桃源的馈赠

戴维·纳尔逊

大王花

——依傍寄生的“花中之王”

斯坦福德·莱佛士爵士的无名仆人

马来王猪笼草

——溺毙老鼠的食虫者

托马斯·洛布/休·洛爵士

亚洲大陆和沿海岛屿

没有哪个大洲比亚洲对西方园林的贡献更大:大多数享誉全球的英式花园的特色植物都起源于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亚洲植物就一直在陆续进入欧洲。近代东西方的植物交流日渐频繁,其背后的动机与目的也变得更加复杂。

银杏

——独一无二的终极幸存者

恩格尔贝特·肯普弗

绣球

——爱情象征七变花

菲利普·弗朗兹·冯·西博尔德

紫藤

——花园宠儿的西行之旅

约翰·里夫斯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罗伯特·福钧

华贵璎珞木

——缅甸的骄傲

约翰·克劳弗德/纳撒尼尔·沃利克

杜鹃花

——从喜马拉雅山到收藏热潮

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爵士

珙桐

——挥舞幽灵手帕的鸽子树

E. H. 威尔逊/奥古斯丁·亨利

华丽龙胆

——“死而复生”的植物猎人与他的中国行

乔治·福里斯特

蓝罂粟

——恐高怕冷的登山家与青藏高原的隐秘圣境

弗兰克·金登·沃德

大花黄牡丹

——来自世界屋脊的园林珍宝

弗兰克·勒德洛/乔治·谢里夫

通脱木

——热带宝岛上的耐寒通草

布莱迪和休·温-琼斯

淫羊藿

——与蜀地结缘的“日本林奈”

荻巢树德

欧洲和地中海

从罗马帝国时代,植物就是在欧洲流通的商品。尽管相关的知识随着帝国的灭亡而支离破碎,但在西欧复苏后,博物研究和园艺也逐渐迎来转机。到16世纪,植物园已如雨后春笋般在欧洲各地涌现,植物学开始飞速发展。

番红花

——17万朵方成1公斤香料的不育奇花

郁金香

——大规模金融泡沫的诱发者

奥吉耶·盖斯林·德·比斯贝克

香豌豆

——变幻莫测的育种对象

弗朗西斯库斯·库帕尼

黎巴嫩雪松

——上帝之树

小麦

——农学家缘何变饿殍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

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

在各大洲中,非洲拥有最悠久的植物狩猎历史,西方第一次有记录的相关探险就发生在这里。早期的植物猎人热衷于在非洲寻觅观赏性植物,如今他们的任务却变成了在稀有物种灭绝之前找到并保护它们。

乳香

——神秘蓬特的芳香之泪

古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

豹皮花

——奇臭无比腐肉花

弗朗西斯·马森

生石花

——绊倒不幸标本家的“活卵石”

威廉·约翰·伯切尔

咖啡

——流行还是灭绝?

阿龙·P. 戴维斯博士

凤凰木

——遮阴红楹

文策斯拉斯·博耶尔

裸盖檀

——“房间里的巨树”

赞德·范德布格特

北美洲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北美大肆破坏。玉米、番茄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一些观赏性植物,成了幸存者,几乎立刻就传回欧洲。但是直到18世纪早期,北美的植物才真正对欧洲产生影响。欧洲的庭园和林业自此有了新的面貌。

大丽花

——从3种到58 000变种

弗朗西斯科·埃尔南德斯

鹅掌楸

——父子齐上阵

老小约翰·特拉德桑

洋玉兰

——总统夫人砍倒的古木

约翰·巴特拉姆

花旗松

——命途多舛的探险家与高大针叶树

大卫·道格拉斯

巨杉

——“加州森林之王”

威廉·洛布

南美洲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的所在地,吸引了无数植物猎人前往。然而这块宝地却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危机,未来不容乐观。植物猎人的目标已从采集兰花和药用植物,改为促进恢复自然生态。

洋金凤

——科学女先锋与苏里南博物图谱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金鸡纳树

——改变历史的抗疟良药

罗伯特·斯普鲁斯

巴西栗

——启发自然研究新视角的硕大坚果

亚历山大·冯·洪堡/艾梅·邦普朗

叶子花

——乔装科学家创纪录的曲折环球行

菲利贝尔·德·科梅尔贡/让娜·巴雷

猴谜树

——不易攀爬的多刺南洋杉

阿奇博尔德·孟席斯

亚马孙睡莲

——偶遇“莲中王”

罗伯特·尚伯克

蝎尾蕉

——被遗忘的女性植物画家

玛丽亚·格雷厄姆

幽兰

——醉心“王者香”

威廉·斯温森

致谢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