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义德是一位“谈话”、演讲与辩论高手。其访谈或对话录在生前已出版四部,而本书最为全面,从自1976至2000年间数以百计的访谈与对话中挑选了最有代表性的29篇,是对其学思历程最为深入浅出又平易近人的阐释与呈现。
萨义德“现身说法”,为我们逐一细呈了他的文学与文化见解、学术与思想观念,当然还有他的社会关怀、历史意识与政治观点。我们会听到他侃侃而谈欧美学术与知识界的状况、批评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东方学》的成书过程、巴勒斯坦的处境、海湾战争、以色列、奥斯陆和平协议、伊斯兰和检查制度、萨达姆,当然他也会表达对维柯、康拉德、葛兰西、阿多诺、乔姆斯基、古尔德等人的敬仰与热情。借助于本书,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东方学》与《文化与帝国主义》,也能更贴切地了解他这个人。
这些寓意深远的访谈,标示出萨义德作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位置。他强调民主与世界主义的人道主义立场……本访谈录扩展了我们对自己置身的世界的理解。
——埃里克·方纳(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更多)
薇思瓦纳珊(Gauri Viswanath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与英语文学教授,跟随萨义德多年,深受影响。印度裔学者,从事后殖民理论研究,著有《征服的面具》、《栏圈之外:改宗、现代性与信仰》等。
单德兴:台湾大学外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研究员,萨义德研究专家。著译多部,曾译有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
......(更多)
出版说明译者导言对话·交流·反思——萨义德谈论萨义德前言绪论第一部 表演与批评第一篇 开始第二篇 在西方的阴影下第三篇 重叠的疆城:世界、文本与批评家第四篇 处于公众生活十字路口的文学理论第五篇 批评、文化与表演第六篇 批评与政治的艺术第七篇 野兰花与托洛茨基第八篇 文化与帝国主义第九篇 《东方学》及之后第十篇 萨义德:在两个文化之间第十一篇 人民的权利与文学第十二篇 语言、历史与知识生产第十三篇 我总是在课堂中学习第二部 学术与行动主义第十四篇 巴以两国能否共存?第十五篇 学者、媒体与中东第十六篇 流亡者的流亡第十七篇 美国知识分子与中东政治第十八篇 自我评估的需要第十九篇 如何制造出更多的萨达姆·侯赛因第二十篇 巴勒斯坦在美国的声音第二十一篇 知识分子与战争第二十二篇 美国人对伊斯兰的认知是愚蠢的陈腔滥调第二十三篇 欧洲与他者:一个阿拉伯的观点第二十四篇 象征VS实质:原则宣言一年之后第二十五篇 踽踽独行第二十六篇 回归我们自己第二十七篇 一个国家,是的,但不只是属于巴勒斯坦人第二十八篇 《东方学》、阿拉伯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与马勒斯坦历史中的神话第二十九篇 我的返乡权附录一 权力、政治与文化:三访萨义德附录二 萨义德著作提要附录三 萨义德年表大事记出处索引译后记
......(更多)
但就中程到长程的未来而言,有趣的是有些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用类似的路线来思考,而那也正是我先前提出过的那种方式:反对分治的观念,而试图实现一个民主的犹太/巴勒斯坦国。吊诡的是,其中有许多是由于像[犹太教牧师]卡亨(Meir Kahane [1932—1990])者流所提出的问题,说什么你不能有一个民主的犹太国家:那令人心寒,也让人觉得很难处理。
译注:萨达特(1918—1981)为埃及军官及政治人物,自1970年起担任埃及总统,因推动与以色列和谈,于1978年与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比金(Menachem Begin,1913—1992)同获诺贝尔和平奖,但也因此为穆斯林激进分子所不满,于阅兵时遭到刺杀(比金后来也遭以色列激进分子刺杀)。
......(更多)